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
曾雪花 《大观周刊》2011,(48):199-199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课堂教学一扫过去沉闷乏味的气氛,变得鲜活灵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的气氛热闹多了。但大家却明显地感到,语文课堂正在逐步走向失真,语文课堂的本色正在丢失,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2.
一、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合理的停顿能更好地突出作者的思想.比如说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反反复复地朗读.一般说来,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一些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时,了解了作者的情况,我就给大家听一次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节奏、重音.(并让大家用铅笔做好标记)然后给他们示范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