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的办学实践中,在延安精神深厚的土壤中形成了爱国主义、唯物主义、集体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五种精神有机统一的大学精神。并在这种大学精神的根基之上,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做人为先、学以致用。这一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在延安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延安大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祖国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学校于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不断壮大,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东师),是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建校75年来,东师始终秉持“国家需要就是东师选择”的使命意识,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走出了一条求实创造、强师报国的红色之路和特色之路,为东北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东师智慧与力量。东师的创建发展史,既是一部红色学府的奋斗史和光荣史,也是中共东北解放史和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承载了我党红色基因的历史记忆,是进行“四史”教育,读懂中国精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继承百年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本刊推出“东师红色记忆———东师口述史系列”。每期口述通过一件档案、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追溯革命前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再现东师儿女前赴后继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同行、与国共进的永恒不变的追求与担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高等教育"延安模式"始于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经历了从速成培训班到正规学校教育、从干部教育到国民教育的转变。其特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学者治校和民主管理;重视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强调学以致用;实行分类招考、科学选材、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和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基础,确立了高校办学的中国逻辑,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初始禀赋,开启了中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