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浅谈“开导式”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效呆。然而,目前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评价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资料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开导式”教学方法,以期为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自北宋欧阳修著《六一诗话》以来,早期诗话主要是记录诗坛的遗闻轶事,或记载有关诗歌理论的见解主张。自南宋起,随着诗歌评论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多,有关《楚辞》研究的理论亦增加了。他们的评骚论点,基本上继承了北宋人的说法,以颂扬屈骚精神反映宋人的特殊心态,但有的著作如《沧浪诗话》则完全脱离传统文艺理论,而创立了新的主张。《诗话》评论包含着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 赞扬屈原忠贞 由于时代的因素与个人遭际等原因,宋人在诗词中高度赞扬屈原的高大形象,也寄怀着自己敬慕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故在评论诗词的“诗话”、“…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南路边茶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与特点,及其历史变迁轨迹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同时对当代语境下南路边茶的文化环境变迁和保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2004年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发了韩中之间“端午之争”,后来扩大为“韩中传统文化之争”。此后中国人将韩国人几乎看成为文化侵略者,中国国内出现了反韩情绪。这说明两国之间文化交流贫乏,造成了互相了解不足。为了避免与缓解韩中民间之间的矛盾,韩国有些言论界和在中国的韩国人组织发起了‘以谦虚和温情走近中国’活动。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韩国传统端午文化的特征,消除中国学界以及人民对韩国人的误解,正面认识两国端午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由此加深双方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苏武是宋代的大文豪。他在诗。词、散文、书法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后世论来诗,必称“苏、黄”;论宋词,则称“苏、辛”。此外,散文成就卓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书法笔力遭劲,与“黄、米、蔡”并称为“宋四家”。苏城生于宋仁宗景枯三年(1037),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这可说是一个“百年无事”的太平年代,但也是北宋王朝内外矛盾逐渐尖锐、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的时代。苏武少年时期便“奋厉有当世志”《墓志铭》。成年后更怀有强烈的政治改革的抱负和主张。但他的仕途却是极坎坷的。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  相似文献   
7.
屈原三论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杰出人材 ,他的文学成就一直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重要文化遗产。但是 ,除了文学成就以外 ,屈原在他的一生辉煌又屈辱的短暂生涯中 ,还对中国政治、外交政策等作出过成绩。屈原生活在封建时代 ,他用巨大的勇气和无我的精神 ,厉行法治 ,进行改革 ;批评君王的失政 ,揭露腐朽贵族势力 ;分析形势 ,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 ,一切为国家的前途着想 ,将自己的荣辱置之度外。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在他的伟大作品里透露出深邃的智慧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即使我们今天读来 ,也倍感亲切 ,仍然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