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李元清 《大观周刊》2010,(46):89-89,63
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以深刻的主题、完整的布局、精巧的构思、优美清新的语言获得“短篇小说能手”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基于这种认识,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选择孝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学生开展新时期孝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感恩”。
  学校将孝德教育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感恩师长的优良品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年开展“十个一”(一份孝德手抄报、一次孝德教育主题班会、一次孝德故事会、一次小孝星评比、一本孝心足迹、一篇孝德习作、一次行孝图片展、一次孝德歌咏会、一份明德报、一次公益活动)孝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和家长都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恩回报的温情。  相似文献   
3.
4.
李元清 《贵州教育》2005,(13):44-45
善教者所追求的完美的教学效果应该是:调动学生的情、智、意、能各种感观,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创新。在教学中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结合起来,“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引”指导“探”,“探”检验“引”。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中感悟知识,获得创造性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会学,使他们既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  相似文献   
5.
《百合花》是茹志鹃同志1958年写的短篇小说,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选取1946年中秋节发生在我军前沿包扎所一次战斗中的一个普通小故事。抒发了军民之间的骨肉深情,赞美了人民战士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热爱。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娓娓而谈,叙述的方式灵活多样,而且语言优美,不论是作者叙述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对话,都给人一种朴素、自然、清新的感觉,把一个令人悲痛的故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创造出一种高尚、圣洁的美的境界。小说自1958年发表以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茅盾同志对《百合花》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