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应重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闲暇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 ,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闲暇生活的质量 ;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暑假还没开始,各种名目的辅导班就开始粉墨登场了.家长们一般都经不起诱惑,纷纷掏钱买单.报一门者有之,报两门、三门者亦为数不少.报名最火爆的当数奥数辅导班了,因为据说奥数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升初.笔者估计,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报了所在校组织的奥数辅导班.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法教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要解决认识上的混乱,必须认真研究这样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教;二,教什么;三如何教。我们认为,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母语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提高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选择语法的基本内容,二,选择最实用的知识;三,选择学生最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四,选择有利于培养运用语法的良好习惯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着重抓好这样两个方面:一,使静态的语法教学和动态的语法教学相结合;二,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魏书生作文教学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通过对魏书生作教改实践的分析,指出魏书生作教学观的主要内容是:化难为易,使学生敢于写;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说;坚持多练,以量变促质变;实行互批,变客体为主体;注重育人,力求形神兼备。并进一步指出,魏书生的作教学观深刻地揭示了作教学的规律,对于改进当前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辞海》载:“黄骅县:为纪念黄骅烈士而得名。黄骅: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1943年6月20日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然而笔者在海兴县委党史办档案室发现了1943年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冀鲁边军区和山东省政府关于处理黄骅血案的一组档案文献.从这组珍贵的档案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黄骅血案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辉煌的一章,彪炳于我党领导的共和国史册之中,它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赞叹,特别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不仅初步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还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固然是诸多因素决定的,但他同当时我们党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以及大胆引进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是分不开的,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外开放的一项伟大实践。今天,在世纪交替的关键时刻,在迎接和隆重纪念建党80周年之…  相似文献   
7.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 :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外国文学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外国文学课外阅读的量很少 ;从“教”的角度看 ,从教材助读系统、教参到语文课堂教学 ,课文解读的一元化倾向比较突出 ,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没能得到保证。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从“教”入手 ,切实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阅读 ,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魏书生作文教改实践的分析,指出魏书生作文教学观的主要内容是:化难为易,使学生敢于写;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说;坚持多练,以量变促质变;实行互批,变客体为主体;注重育人,力求形神兼备。并进一步指出,魏书生的作文教学观深刻地揭示了作文教学的规律,对于改进当前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8岁了,性格活泼好动,顽皮可爱. 从他两岁左右起,我就教他背古诗,短者如《静夜思》,长者如《琵琶行》,到现在连长带短他已会背七、八十首古诗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录像观摩完王鸿雁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吉林省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禁不住要为王老师叫好。这是一节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课,是一节精彩迭出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