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9年第四次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体现行业准则基于逻辑性与实操性的兼容,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媒体行为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平衡。本文对从1991年、1997年、2009年以及2019年四个版本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文本比较,剖析最新版《准则》所体现的对新媒体环境下职业伦理问题的现实反思,以及在技术变革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下的理性调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数字劳工"的理论基础,以"头条号"官方账号为例,探讨自媒体平台对用户的劳动引导下的商业化逻辑,发现平台在内容生产、分层盈利、优化参与体验来多方位动员用户参与,而参与数字劳动的用户面临自媒体平台对其劳动意识、劳动时间以及对劳资关系的"遮蔽"利用与"隐形"控制。  相似文献   
3.
李孟名 《新闻界》2023,(2):77-86
爱德华·霍尔常常被作为“奠基人”角色进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但本土传播学界尚未对他的人类学者身份展开深究。霍尔的思想主张和行动实践并非凭空产生,他任职于美国官方组织外事服务所(The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的五年光阴,不应“割裂”于时代背景以配合主流传播学术史叙事,或者仅作为线性叙事的某一段历史,实际上,这段特殊的时期牵涉包括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内的多方主体互动过程,映射了彼时美国人文社会领域科学转向的思潮和学科领域之争,也与霍尔此后的学术选择紧密关联。本文通过知识社会学路径重访霍尔任职于外事服务所这段时期,来“祛魅”理所当然的主流叙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