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们在赞颂英雄徐洪刚的同时,不禁要问:歹徒逞凶的直接受害者、徐洪刚见义勇为的直接被救人吴道蓉,作为最主要的当事人和最权威的见证人,对这件事是怎么看、怎样想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借青年妇女吴道蓉专程来部队探望徐洪刚之机,我们特意采访了她。 当吴道蓉听明我们的来意之后,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她说:“没有恩人徐洪刚,就没有我和我全家的今天!”  相似文献   
2.
思考是与观察紧相连接的认识过程,是将观察得来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工制作,是深刻而周密的思维活动。思考是人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由之路。同时又是新闻采写特别是新闻主题形成和提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对重大典型和重要问题的采写中选择提炼新闻主题时的深思熟虑更加显得重要。有些同志困惑自己采写的新闻思想深度不够,症结就在于对调查得来的新闻素材简单罗列,匆忙就稿,下笔时连自己都没把新闻主题想深想透。新闻采写中的思考,包含的内容很多。我这里主要想就辩证思考问…  相似文献   
3.
现在听到很多的呼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要以教师的教来代替学生的学。那么,学习真的是学生自己的事吗?作为一个老师,是否真的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呢?怎么放手?能完全地放手吗?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次上课经历。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头道工序。敏锐的观察力,是新闻采写首要的基本功。观察,可分为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或者叫总体观察和具体观察。所谓微观观察或具体观察,就是通常所说的  相似文献   
5.
2002年10月,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由总政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承拍摄制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一播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继2002年底该片获全军优秀电视节目系列专题一等奖之后,在去年底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评奖活动中,在电视文献片获奖总量大大压缩的情况下,《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仍然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
作者附记在新闻方格的崎岖山路上攀登,从地方到部队,又从基层到机关,一晃就是26年。这些年来,洒下了一路汗水,也收获了几束春花、几捧秋果。这里,我采取结合典型事例议采写的现身说法形式,展示一下有些重点稿件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轨迹,袒露一下新闻采写中苦辣酸甜的种种心迹,或许对通讯员朋友有所裨益。(作者现为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观察,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头道工序。敏锐的观察力,是新闻采写首要的基本功。观察,可分为宏观观察和微观视察,或者叫总体观察和具体观察。所谓微观观察或具体观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这是…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人郑板桥关于文章写作有副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种领异标新的精神,在新闻采写中尤其重要。因为新闻的要义是“新”。这种“新”,除了是“新近发生”这一时间上的要求之外,还应体现思想上的新、内容上的新,甚至形式上的新,读了之后,确实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由此可见,搞好新闻采写,必须有一种领异标新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讽的历史与现状的深剂性、广泛性基础上的。就是说,你在采写报道某一事物时,要想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必须了解以往人们对这一事物有过什么认识和说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