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献,将其进行数字化建设是保存和利用文献的重要途径。文章选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红色文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革命(红色)文献服务平台"、延安大学"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爱如生"红色历史文献库"等几大代表性数据库,从文献类型和收录内容、平台设计和主要功能、分类导航和全文检索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自优势所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平台间的资源融合与优势互补,结合纸质影印本协同开发电子资源,在优化全文检索基础上融入数字人文技术,寻求多元合作从而丰富红色资源种类等优化措施,以期为红色文献数据库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