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4年1月,我担任南方日报读者来信部主任一职,每天阅处来信,接听来电,考虑舆论监督等问题。令我满意的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不仅编辑和采写了300多篇批评报道,为省报的新闻改革努力工作,而且还策划和指挥过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和广东新闻奖一、二等奖的批评报道。在全国新闻界普遍感到舆论监督困难重重的年月里,我之所以在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是因为善于在实践中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疑难问题。我的主要体会是:一、处理好揭露与讲政治的关系,明确批评目的,指导记者从新闻事件中抓重大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科学知识和理性的崇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了对认识活动严格性、确定性和精确性的顶礼膜拜,但时至今日,人们终于意识到仅仅依靠精确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复杂的自然界和社会是绝对不可能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模糊”的重要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模糊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模糊思维承认两个前提:一是客观现实的复杂未知,二是这种复杂未知的可知和可循的规律性,模  相似文献   
3.
党报舆论监督怎样才能与时俱进?2002年8月6日南方日报全新改版后的舆论监督如何做到与以往有所不同?如何与整张报纸的重新定位保持一致?也可以说怎样才是与时俱进?经过数月的实践和摸索,我逐步形成一点看法,就是舆论监督不能只披露负面事件,过把瘾,为某些人出口气,而要给读者多一点带有时代特征的思考,给读者提供多一点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心寻找和发现负面事件的正面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夏季,一次台风暴雨过后,广州市市场的蔬菜突然脱销,不少市民纷纷来信报社,诉买菜难之苦。这时,我接受了编辑部交给的采访任务,撰写一篇市民谈买菜难的报道。于是,我按来信提供的线索走访了几位工人,匆匆忙忙写了报道。报道批评中共广州市委在领导蔬菜生产中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致造成郊区社队企业冲击蔬菜生产的局面。报道发表后,引起了中共广州市委领导同志和郊区干部的不满。他们说,蔬菜暂时脱销是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怎能硬扯到方向、路线上来?……那是一次失败的采访,为什么会失败?过去总认为是采访不够深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抓问题──探索新时期舆论监督的一点思考李棠辉南方日报去年4月1日扩大为对开12版后,读者来信部编的《读者心声》版也跟其他版一样,开始探索新闻改革的路子。《读者心声》版头条除了保持一定数量针对具体人和事的批评报道之外,在舆论监督方面增加了研究社...  相似文献   
6.
7.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更是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其发展规律的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人类社会政治现象时,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矛盾分析、经济分析、阶级分析之外,利益分析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分析角度和途径。利益,是以社会形式出现的人的需求,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了专门阐述。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联系到省委机关报舆论监督工作的实际,我认为需要确立公平正义理念,以保证舆论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禁令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一个载体,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执行禁令,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无条件地执行来自上头的硬性规定。禁令有很强的政治性,它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针对有悖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等的言行和事件;二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打招呼;三是关注有关言行和事件的进程,防止负面影响。在此之前,我不会去想有关执行禁令的事儿,觉得事情就这样的简单,对于禁令,只管执行就是了,还干嘛搞得那么复杂。这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联系什么实际来学习呢 ?我由此想到了理解执行禁令这…  相似文献   
10.
批评报道与生活型受众南方日报李棠辉,曹轲新闻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这一原则的确立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作为新闻报道形式之一的批评报道,同样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对此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然而,批评报道如何收到贴近生活的效果呢?我们想,研究一下批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