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民族风格是舞蹈艺术的特征之一。其民族风格的形成与民族生存的环境、民族对自然界的崇拜乃至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合作性学习”在新闻史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史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台湾政治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家庆教授认为,新闻史应该是新闻教育中六大核心课程之一.这六个核心依重要性排列,应是新闻史、新闻学、传播理论、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法规.  相似文献   
4.
李淑瑛 《青年记者》2009,(12):80-81
随着城市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城市营销时代”的到来,城市的品牌化发展被认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张竹平以其突出的报业经营才能而闻名一时。自1913年担任《申报》馆经理兼营业部主任到1935年被迫转让“四社”,张竹平充分施展了自身的报纸经营管理才能,为中国报业经营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给当今报业经营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念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四不方针的提出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大公报》是唯一历经百年仍在出版的中文报纸,《大公报》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中国独立报刊的杰出代表,1941年,《大公报》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朝日新闻》等报纸一样,获得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奖章,后来联合国又推选《大公  相似文献   
7.
李淑瑛 《今传媒》2013,(1):107-108
浙江广播电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渠道、内容和资金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邵飘萍与林白水是同处"五四"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他们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和贡献.二人新闻生涯的起点都在杭州,辉煌期都在北京:二人都是我国早期新闻事业职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二人都以新闻救国为理想,体现了我国职业报人救国救民、胸怀天下的气魄;二人都以采写独家新闻而著称,采访报道技巧至今仍为新闻业界学习和效仿;二人同为社会启蒙思想家,引导和鼓励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二人同样都因新闻报道而贾祸,为军阀所不容而被杀害,但都为后世新闻记者树立了职业精神的标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媒介公共关系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淑瑛 《今传媒》2011,(9):44-46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开办至今,受到了多方诟病,处境尴尬。各方利益的权衡和博弈、频道特色不明显是造成公共频道处境尴尬的主要因素。公共频道应该走专业频道发展之路,以公共性为频道标识,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