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根据电视新闻节日制播系统中的特点,阐述了视频压缩技术、双RAID5技术、网络结构等新闻数字化关键技术的选型和基于FTP协议互联网新闻节目传输,介绍了龙岩电视台成功实现“有地市电视新闻数字化制作网络特色”的组网方案和实践效果,探讨了地市电视新闻制播数字化系统的技改方向。  相似文献   
2.
《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有关温柔敦厚的意涵,学者各有说解,徐复观先生《释诗的温柔敦厚》一文以为:所谓的"温",就是"不太冷,也不太热"。所谓的"柔",指的是"有弹性,有吸引力,容易使人亲近的柔和感情"。至于"敦厚"则是"富于深度、富有远意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有多层次,乃至无限层次的感情"。本文以为先生的说解,简明易了,故取以为释,并依序分为(一)温柔敦厚(二)思无邪(三)兴观群怨(四)不学诗无以言(五)经世致用五项论述之。以为孔子诗教理论的意义与精神,不仅历久而弥新,方今世变日亟,人欲横流,期能拨乱图治,振衰起弊,正人心,厚风俗,除提倡并确实实践温柔敦厚之诗教理论而无由也。  相似文献   
3.
黄庆萱先生尝指出:语文中有为求平仄或押韵而非出于语文上自然倒装的情形。蔡宗阳先生进一步提出:为诗文格律而倒装,是修辞学上的倒装,出于作者为调和音律,突显重点,加强语势的修辞技巧,而与声韵有关。李丽文女士《诗经修辞研究》详列《诗经》为诗文格律而倒装347例,并举例详作说明。窃以为其所认定,稍嫌宽松。因此,以李书所列及蔡宗阳先生所举《大雅·桑柔》为基础,试为检讨格律倒装的认定标准。透过全面检讨《诗经》中所有“中O”结构词汇的意旨及其押韵地位,并考察先秦典籍的“中O”词汇结构与应用,得知学者所揭橥的格律倒装,确实存在。然而进行格律倒装辨识时,如果未能深究其语言习惯、词汇结构及意旨,纯依语句型态径行判定,容有可以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