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1.
通过对本钢板材冷轧薄板厂镀锌卷白锈质量异议的跟踪分析,研究镀锌卷白锈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止措施。并对改善企业产品质量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对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方向、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教练员的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现在许多新闻作品里诸如“泪水涟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噙着泪水”之类的词藻随处可见,可谓泛滥成灾,读者见得太多也处之泰然,无动于衷了.我们的许多记者、通讯员碰到领导施恩于民的段落,为了强化效果,必定捏造出几滴泪水来.我们的人民就果真如此多情,如此容易“见花落泪”么?——未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若真有泪水,尽管直书无妨,若出于感人之需而让别人生挤热泪,那则令人大倒胃口,全无必要.至于是真是假,读者自然知  相似文献   
4.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的特点 ,要求高中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层面和教育管理能力不同于其他学段的教师 ,而相关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理论 ,必须与之相适应。本文就个人的理性认识和工作实践 ,谈一谈高中教师评价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用科学的教师评价理论评价教师 ,协调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教师与社会的人际关系 ,最大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最大限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济南电(赵仁伟李连军)知识就是力量,奋斗成就人生。昨天,共青团中央在山东电视台演播厅举行颁奖典礼,对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获奖者和全国优秀青年学习组织进行表彰。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等50个青年组织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学习组织。据了解,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和全国优秀青年学习组织颁奖活动,是团中央等部门主办的“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少年读书周的内容之一。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的10人是: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公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刘少文、河南省滑县第三职业高中科技总辅导员吕胜战、解放军73685部队网络…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小学作文教学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广大语文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写作灵感,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要把作文教学搞好,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适应形势.过好作文命题关。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户。好的作文题目能够启发学生展开思路,紧扣中心。总的来说,题目难度不能太大,要有启发性.便于学生审题。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体会课文意境,感悟课文主旨。我们可以从形象展示、发散思维、巧设悬念、故事吸引、触类旁通、抓住重点、故留空白等方面激发学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可是,对地处农村的学生来说却很难,要读的东西很少,在资源缺失的情况下,培养好语感是非常不容易的。怎样培养农村学生的语感呢?一、感知语感从读佳作开始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们对学生在教育上的花费也不同以前了。在学生的书包中,也会发现几本课外书;学校也建起了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定理的产生及发现、证明等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经历,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一直是中职学校的工作重点。本文仅就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如何坚持人本目的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搞好德育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