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杜骏遥 《视听界》2007,(4):96-97
德国人瓦特松说过:“恶享有某种特权。它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坏蛋身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力量,而这是任何一位美德的使者都望尘莫及的。”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有关恶与善的命题引起过很多社会学家的争论,德国的社会学家弗朗茨·M为此还写了一本专著叫《恶为什么这么吸引我们?》,并且因此而获得1999年德国图书金奖。可见人们对恶的关注以及被恶吸引时的无奈、羞愧和困惑。  相似文献   
2.
杜骏遥 《视听界》2009,(3):95-96
电视不对等话语权指的是在信息传输不对称的情况下,电视利用资源优势变相剥夺对方的话语权,从而不公平地掌握了舆论优势。  相似文献   
3.
一、奥运开幕式 有关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报道,除了大量的对现场节目以及出席嘉宾的介绍性报道以外,我们注意到还有两类报道的数量特别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