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师爱     
试论师爱杨梅青(一)爱,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爱有多程类型,诸如亲情之爱、男女情爱、以及同志之爱、战友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师爱;是教师从教育的宗旨和规律出发,向学生表达的一种纯洁而真挚、普遍而持久的情感。概括地说,师爱有如下几个特征。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把狗当成宠物,狗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他们的生活中,关于狗的习语无处不在。这些习语褒贬不一。本文旨在对英语中相关狗的习语产生的背景作一些探索,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狗的习语的概念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探讨新时期利用博物馆拥有的精神和物质资源,对大学生讲解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翻开影集,第一眼我就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六个小女孩穿着一样的海军服,戴着海军帽,脚上穿着黑皮鞋,威武神气。其中五个小女孩正在敬礼,另一个小女孩却弯着腰,像是刚爬起来的样子,样子非常狼狈。这个小女孩就是我,每当我看到这照片的时候,就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是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幼儿园排了好多的舞蹈,其中一个舞蹈《小海军》就是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的。六一那天演出的时候,来了好多好多的家长,我的心情是既高兴又紧张,第一次上台演出,要是忘了动作怎么办?我越想越害怕。就在这时候,听到广播里主持人报幕…  相似文献   
5.
杨梅青 《湖南教育》2002,(15):43-43
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利用指导性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中关键性的问题读书,独立思考,钻研教材,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校里学得的仅是一部分必需的和基本的知识,而更大量的新知识,则是在社会上通过自学获取的。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课前预习远远不等于自学,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通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可渐渐悟出读书的真谛,善于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关键,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自学能力也就逐步形成并日渐提高了。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能力。在学生对…  相似文献   
6.
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青 《今日科苑》2009,(22):228-229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口语交际是实践掌握外语的中心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口语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口语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占有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各种熟巧和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职业英语教学尤其口语教学仍不尽人意。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以口语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并就如何改善口语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档案机构是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其中有些部门具有行政职能,但是从总体上看是属于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档案机构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立足、发展,取得稳固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杨梅青 《海外英语》2012,(6):266-267
汉语中"行走"的概念,英语中常用"walk"来表示。但大家知道,由于受外部条件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行走的姿态也就不同。汉语中有"东摇西摆""蹑手蹑脚"、"踉踉跄跄"、"大摇大摆""昂首阔步"等等。要把这些"走姿"译成英语,能找到对等的词语吗?该文列举一些和"走"有关的动词,并造句说明各种各样走路姿势之间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两会一能”,即“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是大连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的通俗化说法。大连大学博物馆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新载体,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开阔的创新思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培养“两会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其中,培养一批以博物馆为舞台的学生解说员,让他们在解说工作的学习、服务中达到“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的目标,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苹果的传说     
杨梅青 《教师》2012,(2):120-120
最近,网络上盛行这样一种说法:上帝的苹果树共结了三个苹果,第一个苹果被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第二个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第三个苹果送给了乔布斯。这个说法真是太有趣了,它无处不暗示我们苹果就是智慧的化身。在这里,我也关于苹果这个话题展示一下我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