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闻研究资料》第十九辑发表的《中国工农红军报刊概貌》一文,辑录了一批有关红军报刊的珍贵史料,但其中关于红军长征时期的《前进报》的介绍,却有一些引文错漏和背景说明不够确当的地方。在此作一些补正。前进报是长征中中央级机关刊物《前进报》创刊于1935年6月10日,现在能够见到的共有4期,第四期出版于同年10月7日。《前进报》为三十二开本的钢版刻写油印小册子,不定期出版,因此严格地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央机关报。周恩来同志长期领导了《新华日报》的工作。 1942年,在全党整风运动中,《新华日报》遵照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党报要“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的方向,经过比较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于9月18日正式实行改版,从此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在周恩来同志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报社全体同志卓有成效的努力,终于办出了一张既不同于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出版发行的苏共《真理报》,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条件下出版发行的英共、美共的《工人日报》和  相似文献   
3.
“青年生活”,是《新华日报》三大著名专刊之一。它象知心朋友,恳挚坦诚地和青年们谈思想,谈生活,谈工作,帮助青年们排忧释烦;它象可信赖的师长,循循善诱地向青年们灌输革命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引导青年们走向光明的人生。它为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影响、教育了整整一代青年人。  相似文献   
4.
在最近发现的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总结中,有一篇回顾和总结了新华日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作法和体会。其中所概括的经验和提出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意义。这篇总结提出:办理社会服务,是报纸上一个不可缺少的栏目。那么,什么是报纸的社会服务工作呢?总结认为,对读者做具体的、多方面的、切身需要的实际上的服务,就是属于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分析了无产阶级报纸与资产阶级报纸两种社会服务的本质区别,指出,资产阶级报纸不过是“借社会服务之名以作  相似文献   
5.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央机关报。周恩来同志长期领导了《新华日报》的工作。1942年,在全党整风运动中,《新华日报》遵照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党报要“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的方向,经过比较充分的酝酿和准备,于9月18日正式实行改版,从此进入了成熟发展的时期。在周恩来同志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报社  相似文献   
6.
在《新华日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新华日报》的社会新闻,一没有当时国民党统治区报纸竞相刊载的要人、名星的轶闻艳事,二没有刺激感官的色情报道,更没有专以揭露阴私秘事的“锁眼新闻”。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报道相对而言,《新华日报》的社会新闻是一种“轻武器”,但它同样在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显示出鲜明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石西民略传     
一 1935年12月25日,上海市各界举行大规模的抗日爱国游行,声援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当游行队伍在南京路汇集的时候,指挥这次示威行动的负责人却因被英国巡捕包围而不能按时赶到现场,使游行队伍处于无人领导的状态。眼看要出现混乱之时,从游行队伍里走出一个中等身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夕,到政协礼堂参加《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举行的茶话会,在聆听张友渔同志讲话时,心头忽然涌出一句唐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想起了逝世不久的田伯萍同志。1980年5月,我随同石西民同志到重庆搜集《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