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媒介迁移引发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调整,并深刻影响着受众接收信息的心理和方式.作为与新媒体共同成长的青年群体,他们在碎片化、视频化、移动化的媒介环境下养成了特殊的信息获取习惯,并构建出电竞、二次元、弹幕等亚文化景观.与此同时,依托传统媒体阵营的主流媒体在青年传播格局中不断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青年报》从媒体站位、传播内容、工作机制着手,重视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要求,实践全媒体精品战略,打造新时代青年服务平台,更好地提升主流媒体在青年读者中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变色龙》都是幽默讽刺的经典之作,但二者的幽默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幽默是"黑色的",是荒诞不经的,又是严肃的;后者的幽默是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再现。两种幽默风格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和艺术特征都很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形象,他身上体现着"人性"、"神性"、"动物性"。然而,孙悟空又并非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性"、"神性"、"动物性"的有机结合。这一文学典型的产生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不仅有继承也有创新,而最根本的则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