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调查武汉地区翻译硕士的教育现状为中心展开,选取武汉重点高校为研究样本,结合学生认知情况、教师现状分析以及企业招收意愿,调查研究了翻译硕士的教育现状,进而对其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MTI教育发展带来一些新思路,促进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服务导向的智慧校园建设中,教学支持服务框架的颗粒度过粗、智能功能在教学环节中的定位不明,难以支撑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协同开展。为了缓解当前的困境,本研究以上述教学模式为基石,通过凝练教学主体对教学支持服务的新诉求,从基础服务、功能服务和应用服务三个维度勾勒出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场景的教学支持服务框架,明确教师在备课、授课、研修等阶段的服务内容、精准定位各教学环节的智能功能,并探讨框架的可持续发展及可实践路径,最终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智慧校园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智慧教育与教学实施的主阵地,智慧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是智慧教育规模化进阶的直接驱动力。然而,智慧课堂的概念庞杂且分散,其建设陷入设备堆砌和功能叠加的单向循环,并涌现诸多功能障碍。本研究通过梳理智慧课堂的研究现状,厘清其囊括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目标模式的宏观概念、深度学习的价值导向;基于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课堂新形态,归纳得出面向特色空间的沉浸式课堂和面向基础空间的交互式课堂应用,明晰网络与技术、数据与模型、硬件终端设备与软件系统平台、数字教学资源、教师资源五大结构要素及其功能边界;结合DIKW模型,设计包含知识组织与整合、知识获取转换与输出、知识进化的深度学习框架。该框架可用于指导智慧课堂的有序建设,辅以人机协同底线思维推动智慧课堂的高效运转,助力深度学习的有效达成与智慧生成。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基于北京市“开放辅导”三年多的“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历程,从场域理论视角对其在线教育场域的生成、边界松动、重构扩容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和启示如下:(1)价值共识是“互联网+教育治理”顺利开展的观念性基础;(2)追求教育子场域自治是“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进方向;(3)面向多主体的教育资源建设是解决“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矛盾的关键;(4)教育治理主体行为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场域”演进的内生动力;(5)优化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