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于去年11月28至30日在京召开。这里刊登的一组笔谈文章,是出席这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应本刊约请而写的。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的心愿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出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  相似文献   
3.
照相:用照相机摄取景物影象,经过洗印获得正象的过程。获得的这个正象是平面图象。全息摄影:一种纪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动的全部信息的新型照相技术,可得到两个(注:一正一反)与原物体相同的、具有主体感的形象。——引自《辞海》在积淀着5000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国土上,正席卷着改革的浪潮,那震天的巨响及其悠长的回音,激荡着城市和乡村。那么,这改革的浪潮给新闻文坛又带来了什么呢? 纵观近两年、特别是1987年的中国新闻文坛,敏感的人们早已注意到一种崭新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它突破了以往“平面照相”的传统模式,以其宏大的气势、思辨的色彩、立体的真实感和新颖的表现形式冲击着陈旧的新闻观念与新闻实践,给中国的新闻文  相似文献   
4.
高明的记者,不是给读者叙述新闻,而是向读者再现新闻。再现的“诀窍”之一,就是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灌输”论不利于启迪思维,却会压抑理智,不能鼓励探索,却会扼杀创新,久而久之,只能促使人民群众思维僵化;应该代之以“服务”论。  相似文献   
6.
记者前面加个“女”,就给这个职业增添了几分靓丽,几分温柔。当美国大兵压境,伊拉克战火即将燃起,各国记者纷纷撤离之时,一位中国女记者如同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进了硝烟中的巴格达,要把最真实的新闻画面传达给世界。中国为之震撼,世界为之震撼!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在前南斯拉夫烽火中、在阿富汗战场上,女记者天使般的身影使蓝天变得美丽。战地记者,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为追求正义,为追求新闻,女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往不胜。女记者带给这个职业的又何止是靓丽、何止是温柔。她们让同行们:惊讶——震撼——敬佩!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撑起新闻事业一片蓝天的时候,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听听这四位女记者的独白吧!  相似文献   
7.
我们之所以要追述这件鲜为人知的“区区小事”,是因为它曾是一道划破漆黑“夜空”的“闪电”,虽然它的亮光只是一掠而过,却能使今天的新闻界同行,在作苦涩的回忆时得到稍许的慰藉……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举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悲痛之中。就是在这个痛悼周总理的日子里,出现了一个极其反常的现象:即在中国的所有报刊上,竟看不到任何一个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公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哀伤,所能看到的只足清一色的官方文告和外  相似文献   
8.
一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因此,用“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来比喻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也定有不尽确切之处。近两年来,中国新闻文坛上一种崭新的“全息摄影”式的新闻样式正在崛起,并逐渐汇成一股锐不可当的趋势。与以往充塞报纸版面的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平面照相”式的传统模式相比较,它显示  相似文献   
9.
记者梦     
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虽然我学的不是新闻而是哲学。“文化大革命”的狂涛,击碎了我的记者梦。大学毕业,一列火车将我与未婚夫丁炳昌从东海之滨的上海拉到了北方的滹沱河畔,在那里的军农场里我们种了两年水稻。  相似文献   
10.
樊云芳 《传媒》2001,(5):49-52
那是1980年11月初,报社一位老记者从北京打电话来,说有一位知识分子得了癌症,现已病入膏肓,你能否去看望他一下?傍晚,我推开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12号病室的门,我的心骤然紧缩起来:僵卧在床上的病人——与其说他是一个活人,不如说是一副骨骼!我正想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