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侃”     
侃的定义“侃”字有两解:一言刚直,二言和乐。当把两个侃字复合使用,就又增加一解: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人们常使用的熟语“侃侃而谈”,就是这第三种含义。至于把侃侃而谈重又压缩成一个“侃”字,甚至不仅是指某些人说话的心态和神态,而且是指一种人际交流方式,直到指新闻、文艺等方面的一种流派、一种风格(例如有人称它是广播中的“谈话体”),还把推崇和实施这种流  相似文献   
2.
樊玉媛 《视听界》2001,(4):49-50
如果说,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对我们新闻队伍全面素质的检验的话,那么,好新闻评比,则是对我们新闻作品各自深度的检验。2000年度江苏省优秀有线电视节目评选,今年4月下旬在丹阳举行。全省行政区台送来参评的消息、专题、系列(连续)报道、评论共69件,其中10件作品戴上了一等奖的桂冠,15件作品荣获了二等奖,23件作品摘取三等奖。获奖率达69%。参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报道手法有所创  相似文献   
3.
1 电视新闻事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产生过很多优秀作品,但也有许多理论问题没有解决,影响着电视新闻的前进步伐。关于求真与探索,就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今年的江苏和全国优秀电  相似文献   
4.
采访现场的情绪控制樊玉媛采访现场的情绪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明显影响着采访效果,应该作为一个专题来加以深入探讨,以利于报道的改进、质量的提高。提出情绪控制问题的根据一、从思维规律的角度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感性的认识虽然多...  相似文献   
5.
常从电视与广播中听到一些念错了的词和字,始则愕然,继而有所悟,终不得不为之捧腹,为之扼腕三思。随手拈来一例:去年大水灾,有些地方庄稼荡然无存。灾后,地方干部带领群众补种,为了培育种子,某村特辟了五亩地,谓之“制种(音肿)田”。我省电台广播了  相似文献   
6.
当前电视新闻界“以偏概全”的新闻大量存在,这是电视记者缺乏全局观念的结果.其中又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7.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语言”,都用自己固有的、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意念。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的人首先要掌握电视语言,否则就不能在自己制作的节目中,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准确。  相似文献   
8.
电视和报纸、广播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人们对它的信任度相当高。常常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字怎么写、怎么读,两人争执不休时,一方会举出某电视台字幕是怎么打的、某电台是怎么播的作为根据。由此可见,传播媒体在内容上精益求精的同时,对片言只字也千万马虎不得,否则影响一大片,也有损传播媒体本身的形象。可惜的是,现在各种传播媒体出现错别字,错写的成语、格言、非规范文字,由繁体简化混用通用的风气引发的种种笑话,简直达到“虱多不痒、不以为然的地步。而指出这种错误的人,因为屡提不改,也失去了信心。所以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10月16日的一档《新闻30分钟》编排别具匠心,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形象(画面,这是电视新闻的优势。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优势又会变成劣势。比如发生在偏僻地区的新闻事件和偶然发生的事件。当记者获得信息时,往往都在事件发生之后,根本无法现场拍摄。那末,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能不能采用补拍的办法呢?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既然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现在再来补拍电视新闻报道,首先就违反了新闻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