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考定莫高窟第 4 5 4窟主室东壁门南第 1身于阗国王像不是李圣天 ,而是 96 7~ 977年在位的尉迟输罗即从德或其他。从于阗国王像与洞窟可能的几位功德主共存时间关系来考察 ,第 4 5 4窟窟主为曹延恭 ,即由曹延恭创修 ,曹延禄续修完成。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张力在文学张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语言的张力”,其实就是精神在认识自身(世界)时产生“正反馈”现象所释放出的力。  相似文献   
3.
敦煌石窟中书写藏汉文字的T形榜子颇具时代特征,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的T形榜子更具研究价值,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作研究:1.为什么榆林第25窟T形榜子仅出现在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2.为什么该T形榜子中未写藏文?3.为什么主尊T形榜子中汉文题名清净法身卢舍那佛,而与主尊本身的大日如来形象不合?  相似文献   
4.
沙武田 《家教指南》2004,(3):104-110
本文通过对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壁画榜题写本内容、书写特征、与洞窟壁画榜题的关系等各方面详细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是壁画榜题的抄录本,部分有壁画榜题底稿的可能性,也有个别写本兼具双重性格,否定了学界普遍认为全是洞窟"壁画榜题底稿"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对近百年来敦煌白画研究各个方面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所作出的贡献作一简介,并对其各自的优劣加以扼要述评,也提出了作者对敦煌白画研究的思路。文末附有《敦煌遗画、敦煌白画整理与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相似文献   
6.
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大量敦煌文献中,有为数不少的白描稿、壁画粉本(即壁画设计稿),其中绝大多数现已流散国外。对于这些敦煌白描画及壁画粉本系统性的研究,当首推饶宗颐教授的《敦煌白画》,近来胡素馨女士也注意到这些粉本与壁画之间的关系②。的确,对这些画稿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敦煌壁画粉本,以及其与敦煌壁画之间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敦煌的“画行”、“画院”以及五代敦煌“曹氏画院”诸问题,意义重大。1997年9至12月,本院马德先生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短期博士后研究期间,在英国国家博物馆考察了…  相似文献   
7.
武田绫香 《新闻传播》2023,(11):115-117
为了让新媒体传播中的广告营销工作变得更为精准,同时为了使得数字信息化网络技术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状态,新媒体传播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新媒体广告的营销和推广工作,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待购买的产品,让消费者安全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背景和传播方式,了解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发展现状,以期能够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营销优化策略,让精准广告营销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莫高窟“三清宫”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高窟三清宫即为俗称之下寺,由于下寺创建者与住持王道士的特殊身份,使其与藏经洞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三清宫”匾额的发现为明确下寺之名、创建年代、王道士之籍贯姓名等方面颇有神益。文中并谈及莫高窟上、中、下三寺,敦煌佛寺与道观,对王道士个人的一点分析。也涉及与藏经洞有关的莫高窟中古寺院、斯坦因关于玄奘事迹的记录、三清宫与道士塔的方向等几个疑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模糊环境下从情报来源、情报价值、情报成本3个维度构建决策情报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并转换为三角模糊数,形成决策矩阵。然后根据客观熵赋权法为评价指标计算权重,运用模糊VIKOR法对决策情报进行排序,选出最优评估方案。最后,通过案例证实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S.P.172白描稿经诸家认为可能为“坛样图”或“曼茶罗”而作者认为,该画稿在归义军。曹氏画院”早期被改造用作设计绘制莫高窟第98、108、100等窟窟顶壁画的底稿。特别是第98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窟,影响了莫高窟五代末曹氏归义军时期所建其他大窟的窟顶壁画设计绘制,因而使这一时期洞窟壁画的绘制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表现。文中并探讨了S.P.172作为敦煌壁画底稿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