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报告文学是文学部类中战斗鼓舞作用最强烈的一种样式。原因分析。二、战斗鼓舞作用在是报告文学最重要的特点和优点,应该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三、战斗性的关键在于作家的胆识和激情。诗人 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四、文学性加强的趋势,不仅不削弱战斗作用,而且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告文学获得了巨大成就。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部类。为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作进一步分类。目前文艺理论教科书中的分类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本文拟就现行分类法的不科学性及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分类时又应坚持哪些共同的綦本原则,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当胡耀邦同志视察了青海,发出了“立下愚公志,开拓青海省”的号召时,读到了老舍先生四十多年前写的一篇短文《西北是块宝地》,倍感亲切。许多事物通过比较,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的意义。从老舍先生对当时西北情况的介绍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将近半个世纪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之巨大,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今天开拓青海,开发大西北,已经比老舍先生当年看到的有了更坚实的基础,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已经成为文学中引人注目的一大部类,然而在研究文学的创作方法的大量论文中,专门研究报告文学创作方法的文章却并不多见。有不少强调报告文学真实性原则的文章,顺笔提到了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的文章则强调运用两结合创作方法,认为如果坚持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会取消了报告文学。究竟创作方法同报告文学创作的关系怎样?有些什么独特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范泉是一位学者也是杰出的编辑家.本文对其在写作、研究、编辑诸方面的成就,作了概要的介绍,希望读者对这位在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的编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巴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他的文艺理论专著——从《文学读本》到《文学论稿》曾经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认真研究《文学读本》和《文学论稿》在现代文学理论教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确评价巴人对我国现代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传播和建立的过程,并进一步加强具有民族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月 15日 ,徐老去世了。我终于没有能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徐老本名徐炜 ,范泉是他笔名 ,我和他同事时 ,我和单位里的同志平时都习惯称他徐老师 ,写信时都称他徐老。认识他到现在 ,整 2 0年。他是我同事 ,又是我老师 ,虽然没有直接教过我 ,但我们是系友 ,他又是我老师的老师 ,当然更是我的老师。记得那是 1979年暑假 ,我刚调到青海师大 ,听说他是当年《文艺春秋》的主编范泉 ,心里便肃然起敬 ,知道是我们的前辈。在一个系里 ,他知道我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就告诉我 ,他也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 ,而且在复旦新闻系当过教师。他还给我看过…  相似文献   
8.
范泉是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一位老作家,同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巴金、许广平、曹禺、臧克家等许多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有过交往,同茅盾、叶圣陶、臧克家骆宾基、贾植芳等还有过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五十年代初,即由巴金、魏金枝介绍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一九五七年反右以后,他从文坛上消失了,许多关心他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生死和下落。三中全会以后,对他的错误处理得到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从事革命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十分关心文艺问题。他们虽然不曾为我们留下一部系统的、专门的文艺理论著作,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哲学和经济学著作以及大量书信中,对一系列重大的文艺理论问题发表过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对为数众多的作家作品进行过深刻中肯的评论。这是一份极为丰富、极为珍贵的文艺理论遗产。就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而言,从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莎士比亚等许多古典作家作品,马克思,恩格斯都有过精辟的分析。不仅如此,他们还对同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有的同志已经提出了“解放文学”和“改革文学”的概念。如果说前几年文学的主流是“解放文学”,那么,今天文学的主流正在过渡到以反映改革,歌颂改革和推动改革为最重要的题材和主题。在“改革文学”的洪流里,报告文学仍一如前几年在解放文学中的势头,是整个文学大军中的一支尖兵。 改革文学虽然正在成为今天文学的主流,但却并非从今天才开始出现。通常人们都把《乔厂长上任记》作为它的先声,《三千万》、《祸起萧墙》、《开拓者》、《沉重的翅膀》等则可以说是反映改革的第一批影响较大的小说。与此同时,报告文学也涌现出了一批以改革者形象为主人公的优秀作品。张锲的《热流》、柯岩的《船长》、程树榛的《励精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