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茵 《新闻前哨》2003,(8):34-34
几乎所有综合性传媒都将卫生保健作为主要栏目之一,都拥有一定的读者、观众或听众群。媒介意识到健康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话题或节目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栏目取向和传播信息尚需改进。 大多数健康栏目是站在医疗立场上传播卫生知识,对象是病人,以求医问药,介绍医院、医生、药品、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新闻采访报道侵犯他人隐私权而引发诉讼的案例日益增多.由于我国的新闻法尚未出台.保护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尽完善.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往往意见分歧较大。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首要原则。但是对于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采访越深入.报道越真实、越具体,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是在进行“二度创作”。将记者采访的内容加工、处理,通过标题的制作提炼、版面的安排表达出主题,代表一种倾向,这就是一门编辑艺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激光技术在报业的运用,为编辑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使之能够直接操作控制各条新闻的处理,更好地体现编辑思想。 目前,不少报社采用了方正维思编辑、组版系统。维思(WITS)在统一的风格下进行图文组版,可以排中文、西文、少数民族文。它具备充分的版面设计功能、强大的文字及文字块的处理功能、完备的图形库及图形处理功能,还有彩色及诸多辅助功能。编辑直接操作电脑,是实现采、编、出版电子传递一条龙的一环,也是提高报纸质量、吸引读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版面,是报纸丰富多采内容的载体。它或优或劣,每天都在向读者展示着报纸的宗旨、风格、追求和水平,用无声的语言渗透着编辑思想,吸引、引导着各个层次的读者。版面集中反映着报纸的综合水平。 现代晚报在贴近生活、指导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地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更准确地捕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传统的高信息量、高密集的版面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高节奏、高频率的需要,读者需要迅速地了解自己最迫切知道的最重要的东西,因此,通过版面的强化处理,让读者最关心的新闻“跳”出来,应当是现代晚  相似文献   
5.
毛茵 《甘肃教育》2008,(4):27-27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7.
编辑应当是一张报纸的设计师.我们每天面对几十数百条稿件,如何处理其轻、重、缓、急,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既是体现报纸的编辑方针,又是表明编辑部对新闻事实的观点,正确地引导舆论.报纸编排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因此,一版的右下角通常成为不被人重视的“报屁股”.多年来,我们强调“区间优势”多一些,重头稿件往上放,下面一般发简讯之类.这样做的结果是,编排人员顺其自然摆稿,主观能动性减少,版面的变化由于缺了一个角,显得生气不够.我们生存在一个信息量越来越大的社会,经营好晚报一版右下角,是报纸发展的需要.一、为多层次信息传播提供阵地读者打开一张报纸,希望看到可读性强,趣味性浓,时效快的新闻.再则,一张报纸要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群,所谓众口难调.作为党报的一张晚报,不可能把一版头条处理成读者都喜闻乐见的内容.故而,精心操作右下角,将弱势变强势,就能够拓展有限的空间.倒头条的有效利用,使我们的报道面拓宽了,报道的层次增加了,杜会新闻、法制新闻、群众呼声、批评揭露、综合分析等都有了天地,常常引起读者的共鸣.综观羊城、今晚、武汉三家晚报七月下旬十天的一版倒头条,上述新闻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武汉晚报以社会新闻为主,今晚报以反映群众呼声、抨击不良现象的小  相似文献   
8.
沟通大堵车之一孩子的心声:妈妈总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你中午在学校吃的什么莱呀?王老师对你好不好呀?你有没有犯错误呀?今天的作业会做吗?老一套。我怎么回答?“会”;“没有”;“还好啦”;吃什么莱?“不记得了。”有时候在学校受了委屈,回来对妈妈说,妈妈就会马上立起眉毛对我说:“这点事就哭?你可是个男孩子呀!”堵车原因: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要讲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握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宏观原则。应该看到 ,舆论监督大都是针对具体的人或事的。那么 ,如何正确把握宏观原则下的微观批评呢 ?这就需要对具体的监督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作出符合客观原则的科学的判断。鉴此 ,我们提出三条原则 :一是看问题的性质是否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关。凡是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事件 ,应该理直气壮、放心大胆地进行监督。湖北黄陂县土庙镇有个村民 ,他在承包的荒山上种果树 ,有些村民看到他经过几年的精心整治 ,居然有了非常好的收益 ,心里很不平衡。村委会也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