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江小萍 《新闻前哨》2003,(12):58-58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更加急切地寻找一种精神上的需要,那就是情感。 在今年的“广播文艺”、“广播剧”参评作品中,大都注意到了理念人性化、作品人文化的特点。广播文艺工作者被社会前进的步伐感染,所以,作品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作品中很容易就能找出许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它们以情传理,以情动人,极大地满足了听众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的视听语言及画面文字的问题,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前不久,在“湖北电视奖”参评的新闻节目中,仍然存在着“两张皮”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两极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观点:一是以画面为主(主画说),即把文字贬入“解释”画面行列,认为文字是画面的说明、补充;一是以声音为主(主声说),即强调电视新闻以文字为主,画面为辅,大概是“关掉画面也可以得到一条完整新闻”理由的使然.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前者是“电影观念”的产物,后者是报纸.广播观念衍生的理论.实际上,在不同的电视新闻片或同一部新闻片的不同方面,画面(包括拍摄时带有的现场同期声等因素)和文字的着重点不同,作用不同,产生的报道效果也不同.正确、科学地分析、认识画面和文字特点,研究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采编电视新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从获奖看广播新闻的四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度湖北广播新闻奖评选结束了,给人留下感悟良多。广播各类节目的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从获奖节目内容和数目的比例来看,我省广播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