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当今世界新闻场域中颇受瞩目的职业荣誉体系,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业的奥斯卡奖”.①目前其新闻奖项有14个门类,包括两个摄影奖项——专题摄影奖和突发新闻摄影奖.与“荷赛”等新闻摄影奖不同,普利策奖参评作品必须发表于当年的美国媒体.因此,尽管普利策摄影奖在世界范围享有极高声誉,却常被诟病为带有强势的“美国视角”.有学者对1942年至2002年的普利策奖获奖影像做过内容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正面报道比例低,且多数拍摄于美国本土,国际新闻影像有近七成反映战争军事题材.该学者对普利策奖提出质疑,认为它是出于某种“美国兴趣”,即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评选影像.②一般而言,国际新闻的影响因素包括该国的GDP、人口数、贸易相关性等,在对《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研究中却并发现,除GDP和人口数外,影响美国媒体报道一则国际新闻的另一重要变量为该国是否是美国的军事部署地,其相关度在9·11事件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作为饮食类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分支,街头饮食纪录片建构了“人间烟火”的美食景观,从而凸显纪录片的文化生产对现实的形塑作用。基于街头饮食正经历内涵转型的物质现实,纪录片再现和强调了街头食物的原真价值、市井空间的怀旧审美及摊贩人物的传奇叙事,以实现纪录片主创为街头饮食赋予文化合法性意义的主观意图。文章对国内外街头饮食纪录片之修辞策略与文化中介的考察与辨析,将有助于理解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媒介对日常现实的文化理想化运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