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卫林 《青年记者》2016,(24):51-53
中国教育报刊的出版单位一般有国家和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所属的教育报刊社、期刊社以及出版社、传媒集团、高校、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相关机构.本文所指的中国教育报刊,主要是指教育主管部门所属的教育报刊社、期刊社所出版的教育类报纸和期刊. 在中国,教育报刊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家长读者和教师读者,拥有极其庞大的受众群.从中国现有行业性报刊来看,中国教育报刊是目前行业报刊中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类.  相似文献   
2.
在6月1日举行的市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表示,今后对租用轮椅的游客,世博园区将严格要求出示老年人证或残疾人证,并支付一定押金。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新举措的出台与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四女生不无关系,她就是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刘辰子。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领域,如果说有什么能牵动社会各界和各层民众的,非高考莫属。民意调查显示,高考已成“举国大考“,以致每年高考前后会出现交通管制、警车专送、公交挪站、飞机改线等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统计,全国目前有少儿报刊230多家,其中属于综合性的报纸有30多家。作为青少年平时接触最多的纸质媒体,少儿报刊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追星”现象泛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背景下,少儿报刊如何很好地担负起教育责任就成了极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21日,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各家媒体各显其能,纷纷推出了专题专刊。其中,上海东方早报推出的“干杯,世博建设者”尤为出彩。解析这一专题样本,能为创新主旋律报道打开思路、提供借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反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洪卫林 《上海教育》2010,(15):26-31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最生动、最有效的育人大课堂。它不仅是塑造“海宝一代”的大舞台,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平台。在51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共有7.2万名园区志愿者,其中90%以上是在校大学生。在13万名站点志愿者和196万名城市文明志愿者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还有更多青少年虽因年龄、名额所限未能成为志愿者,却依然用默默付出,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理念。  相似文献   
7.
借鉴"全媒体战略"积极推进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新闻网的创新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高校新闻宣传的实际特点,同时应该积极借鉴社会媒体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必须充分研究网络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应该把网络媒体与其他宣传载体放在一起,考虑如何联动发展,形成整体效应.本文从首届世界媒体峰会提出的"全媒体"概念出发,借鉴社会媒体在报网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和上海教育新闻网在"全媒体发布"方面的初步探索,同时结合高校新闻宣传的实际情况,对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2004年国内新闻出版系统有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从4月12日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在短短半个月内先后发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规定以及《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三大“禁令”;接着,国家广电总局又对主持人的着装、语言和道德素养提出了规范要求;六一前夕,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百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图书;最近,互联网上一场围剿“黄流”的战役又在全国…  相似文献   
9.
洪卫林 《新闻记者》2008,(11):49-52
2008年,有太多的大事件令国人刻骨铭心:百年一遇的南方灾、感天动地的搞震救灾、精彩圆满的"两个奥运"、激动人心的神七飞天……在公众对这些大事件予以极大关注的同时,同城媒体间也上演着一出出激烈的"同题新闻大战".  相似文献   
10.
诸多纸媒中,以"影响力至上"为追求的东方早报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中有诸多创新之举.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一周年之后,笔者重新解读这一样本,寻找其对中国媒体主旋律报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