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旭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54-57
"斯密悖论"指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人和《道德情操论》中以同情心为核心的道德人之间的矛盾。一个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着这一"悖论"的研究持续不断。借助古诺模型的方法对"斯密悖论"中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进行博弈分析,试图提出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统一体——经济道德人。  相似文献   
2.
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在学生公寓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社区为单位,融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活、文化为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制管理模式为辅导员角色的转变和准确定位提供了契机。在这一模式下,辅导员的角色发生了从灌输管理到引导服务,从单一事务管理到多元化导师引导,从学生工作“多能手”到职业化、专业化,从经验型辅导员到研究型辅导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4.
从儿童心理学及广义的儿童文学视角来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具有童稚之美。其“自然”母题蕴藉悠远;语言表达契合婴幼儿“执拗敏感期”的行为模式;意境呈现朦胧美,贴近人类“婴儿期失忆”的身心特点与“模糊”的交际策略;句式满足少年“愉悦”的阅读动能;内容彰显时代对儿童读物所要求的“文化”品质。把握上述风格属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作家的思想魅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唤醒学生的率真情感,达到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6.
科技成果奖金的分配是成果申报评奖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每个研究者和协作者贡献的具体体现。能否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成果奖金,关系到党的科技奖励政策能否真正落实,积极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为做好科技成果奖金的分配工作,中山医科大学自  相似文献   
7.
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都有直接影响。但在传统模式下免费师范生职业辅导出现种种问题,例如:缺乏个性化指导、过于急功近利、内容陈旧、缺乏专业的职业辅导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强化师范生终生从教和成长为未来优秀人民教师的职业思想教育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和从教能力为核心,探索出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对免费师范生进行高质量职业辅导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德性论道德悖论是在德性论层面上对道德悖论进行诠释和分析,主要是从利他主义道义论而构建的德性论层面上分析道德悖论。"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是最经典的德性论道德悖论情境。对"分苹果"道德悖论情境建立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应的双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试图找到能够解决德性论道德悖论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发挥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认为建立一个有核心有力度的班级领导小组;设计、组织和参加一些特色活动,散发学生的个人气质;提倡学生质疑;重视教师的情感效应.实现班级的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院教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代大学正结合西方住宿学院制进行书院制建设的尝试。书院精神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其中"尊德行"的德育教育、"精思善疑"的求是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教育等教育性特点更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对古代书院精神的教育性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书院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进一步有利于当代大学书院制建设从中寻求启迪,汲取借鉴,形成重视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配备全方位指导的导师团队和构建师生融合的学术型社区等当代大学书院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