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文化人类学这门课,人类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于是,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为配合上海地区人类学课程的教学与发展,2003年,上海市教委把“文化人类学”列为高校重点教材的建设项目。编著一本文化人类学教材并不难,而要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和反思学科基本观念或方法的基础上真正把该学科推动向前却并非易事。田兆元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教程》(该书于2006年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正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迈开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蒋观云是“中国神话学的开创者”。蒋观云将神话作为救国救民的有效工具,以神话研究寻求中华民族的共同渊源和文化记忆,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这是一种基于“民族”视角的神话学思想。蒋观云的神话学思想在清末时期非常典型,使神话学从肇始之初就彰显出经世致用的学术品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产是朝圣旅游的前提,南海观音露天大佛的造像是普陀山朝圣旅游景观生产的重大事件,完成了"南海观音"从信仰符号到旅游景观的物化凝结。景观的核心是要以叙事来建构认同,景观的灵验叙事为其注入灵力,巩固了信仰,提升了圣地的信仰权威,成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关主体会对景观进行书写和建构,赋予景观持续的生命力,彰显了景观的价值。景观叙事促成了民众对信仰及景观本身的认同,推动着朝圣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相信命运是由天注定的,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往往听天由命,或贫穷或富裕,或生或死,都顺其自然,无论现在还是过去这种观念一直存在。但同样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的生活是由自己打造出来的。《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就是这样一个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重要的现代社区,但是过去整体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远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更是没有自己的民俗生活传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保护的社区性是一个基本方针。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学科在发展人才培育与科研活动的同时,在校园社区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的实践,旨在建设高校社区的传统文化品格,推进非遗资源的高校社区传承。高校社区与城市社区交流互鉴,并与国内其他院校形成高校社区的联盟,构成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共同体。校园节日文化建设的主体由民俗学学科推进、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共同主导,高校社区建设才会有成效。民俗学学科在推进校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了传统民俗学向现代民俗学的转型。民俗学者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与建构者,走向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走到人文社科的前列,就会改变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