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我还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小学生时,就知道丁玲的名字。五十年代,陆续读过她的一些作品。直到1980年,有位日本青年学者要到复旦大学进修,我才把丁玲的作品找来按年代先后读一遍,并读了若干有关资料。后来,忙于别的事,连新出的许多论著也只偶而读一点,谈不上有什么研究。然而,我觉得丁玲很值得研究。看了许华斌同志的《丁玲和她的小说》之后,更觉如此。丁玲非常坎坷的人生道路,近三百万字的作品,主编的好几种重要杂志和副刊,文学、文化方面许多活动,少有的浮沉荣辱,国内外的广泛影响……这些互相关联的方面,构成了中国特有而又耐人寻味的“丁玲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文学作品反映知识分子的不少,改变了这方面题材的长期稀缺。不过,写编辑的作品,迄今还很少见。最熟悉编辑生活,深知此中甘苦的,自然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可是,不知为什么,也许为避嫌罢,兼搞创作的编辑,很少写这方面题材的作品。有的作家,写了关于报社革新的小说,颇为切中时弊,也有些生动之处,但毕竟因这方面生活基础不足,总的说来不够真切。而且,它不是写普通编辑的。因此,中篇小说《绿叶》(《新苑》)1984年第2期)的出现,就很引人注意。编辑工作是很重要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的出版和发表,都离不开编辑的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