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 ,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落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 ,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政治经济学教学和学科的发展 ,迫切需要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由对《资本论》研究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陈征教授和李建平、郭铁民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 ,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就。此书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的相关原理 ,是一本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教材。1.打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资本主义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 ,我国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 ,主要是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诸多空隙、政府职能缺位和错位、政府行为不规范、缺乏信用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对失信行为打击力度小等造成的。对诚信缺失的治理措施包括 :要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建立全国性的信用体系 ,制订专门的信用法律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 ,在全国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培养公民信用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3.
焦斌龙 《出版参考》2007,(5X):43-43
产业的发展需要来自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人才支持与智力指导,尤其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关学科建设的发展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作为20世纪后期刚刚崛起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到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国掀起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炭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化再造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煤炭物流体系的建设一直被忽视着,煤炭问题的焦点似乎总是聚焦在煤电矛盾这个链条上。然而惊人的空驶率、繁杂而无效的库存、高额的信息成本、落后的设施设备等等问题无不揭示着煤炭行业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浪费。同时也说明煤炭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再造有着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本文分析了物流业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煤炭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我国现代化煤炭物流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掌握能力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是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掌握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 ,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落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 ,也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政治经济学教学和学科的发展 ,迫切需要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由对《资本论》研究颇有建树的著名学者陈征教授和李建平、郭铁民教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 ,在这方面作出了成就。此书根据党的十五大文件的精神 ,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中的相关原理 ,是一本具有显明特色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教师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难题,提出了挂牌教学制是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方向,认为挂牌教学制是克服高校教师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难题的有效制度安排,同时提出了实施挂牌教学制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培养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偏离,教学过程也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进一步引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教育制度整体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郎顾之争”的实质在于人力资本是否应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事实上,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社会发展阶段、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所在行业性质、企业类型、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条件。“郎顾之争”所争的是对这些条件的判断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