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随着数字化技术、电脑、多媒体和因特网等信息传播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对象还是传播技术上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变革,原先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正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分众传播的趋  相似文献   
2.
在1999年出版的一期美国《新闻评论》杂志上,一位记者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网络采访的故事——1993年,旧金山一个精神失常者杀了8个人。记者想了解这个杀人狂的情况,于是在网上通过房产记录找到他的地址,并由此找到他的邻居和同事,给他们发E-mail采访。后来,由于这次成功的报道,这位记者被所擢升为该报墨西哥分社的主任。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采访在我国新闻界也开始得以应用。与传统的采访手段相比,网络采访具有哪些特点?实施的要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4.
<正> 网络采访的优势与“瓶颈” 尽管,互联网上的第一份原创报纸《明日报》已经关张大吉了,但互联网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却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观念上的、思想上的,而且是技术上的、手段上的。网络采访就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出版的《新闻评论》杂志1999年3、4月份的一期中,有个记者讲述了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和报道。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相似文献   
5.
报纸必死的论调已经出现很多年,只不过,如今这已不是一个关乎未来趋势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媒体生态环境,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促使传统媒体必须摸索出适应新环境的传播策略。本文从本地化、垂直化、粘性化三个方面分析传统报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危机应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卫 《视听界》2006,(2):86-87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广播电视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一度成为亮点,有的广播电视报发行量甚至高达上百万份;此后,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开始大幅度地下滑。现在发行过百万的只有《中国电视报》了。造成生存危机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背景不容忽视。第一个背景是由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决定的。广播电视报的报道主体是娱乐新闻,而娱乐新闻在社会上正逐步走向边缘化。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可以报道可以追踪的新闻越来越多,因此,娱乐新闻退居二线。有调查表明,大众对传媒的接受行为,已由长时间的“娱乐消费”为主转化为新时期的“信…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报纸印刷与排版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报业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得各级报社竞相引进先进设备,更新新闻采编系统,以期在报业竞争中争得先机。与此同时,在各级报社的技改中,也出现了种种误区。笔者认为当前在技术改造中有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9.
熊江卫 《今传媒》2015,(4):89-90
与传统媒体的标题相比,微信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强调微信标题重要性的同时,并非鼓励“标题党”.从微信使用环境与习惯来看,微信制题的原则应是宜实不宜虚、宜短不宜长、宜俗不宜雅的原则.通过对大量微信标题的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微信制题分为悬疑设问、情感代入、寻找共鸣、借助权威、从众效应、比较选择、反常颠覆、新鲜揭密、利用数据、画面感等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