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报告首先梳理了西方档案理论与档案史,探讨了那些激发档案专业思想、战略及方法的概念,其次又着重阐述了档案鉴定这个由档案工作者从人类文献记录中挑选出很小比例作为档案长久保存的过程。19世纪至今的档案工作者对其工作、职能、活动及社会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或者说显示了)四个大的思想框架(或范式),探讨和了解这个背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数字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理查德·考克斯可谓档案界最多产的作者,他的每一本书都会引起档案工作者的关注,《没有纯真的收藏》当然也不例外。在作者过去十几年出版的9本书中(另外还有3本已付梓印刷),这一本最容易引起争论。考克斯在书中展露了一位大学终身教授信心十足的成熟,凭借长期的经验、广泛的阅读、多年的思考,他无所畏惧,秉笔直书。考克斯称他所谈论的鉴定问题对每一位档案工作者以及那些资助或利用档案的人都有巨大影响,这话没错。正是鉴定决定了什么是以及什么不是档案。其他各项档案业务和问题——整理和编目、保护、EAD、数字化、参考和利用、公共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档案鉴定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无论在档案业界的内部,还是在愈发广阔的外部团体,档案鉴定都是广受争议的领域。本义旨在分析已被确立的档案鉴定思想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即南档案监管负责人将鉴定职责分配给档案记录的创建人或行政管理人;历史学家兼档案管理者以学术历史的趋势作为筛选标准间接地做出档案鉴  相似文献   
4.
<正>到了20世纪80年代,谢伦伯格模式在实践和理论批评的双重压力下被打破了。面对堆积如山的现代纸质记录和转瞬即逝的新媒体记录,化几十年的时间保留和梳理来自过去年代的沉睡中的记录,以期通过历史研究的视角找寻重要的趋势、事件、思想和人物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在记录被创建后的不久(在理想状态下,应当在记录被创建之前),就必须引入鉴定的理念,必须授权予以合理的销毁。此外,历史学家已经不再是档案唯一的严肃的使用者: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5.
宏观鉴定概念是我在1989年形成的,1990年起,我在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现为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负责将其应用于实践,一直到8年后我离开该馆到大学任教。宏观鉴定是进行档案鉴定的一套综合性理论、战略及方法。现代国家政府组织结构复杂、区域化严重,不仅形成了数量浩瀚的纸质文件,更面临大型数据库和办公自动化产生的电子文件或数字文件的保存危机,正是在这种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宏观鉴定被提了出来。当然,这个方法也一直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机构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是作者在第42届国际档案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探讨了如何对来源原则进行反思、更新和发展,从而使这个最重要的档案原则在数字时代继续发挥有力作用.作者从数字文件、现代管理和组织方式以及后现代主义视角,解析了影响和挑战来源原则传统定义的若干因素,提出了考察和解释来源的新焦点,并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来源原则.作者强调,来源实质...  相似文献   
8.
档案工作者是现代社会的记录者,他们挑选并保存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想的凭证信息,并由此掌握着过去。海伦.塞缪尔斯提出的文献记录战略深刻影响了北美的档案思想和鉴定方法,启发了许多档案理论家和实践者去反思和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档案工作者怎样以更适合21世纪的方式来记录现代社会和掌握过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