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文章,无论是中央一级的报纸,还是省市一级的报纸,篇幅都比较长,往往一登就是一版。这些大块文章,读的人少,很有必要在处理方法上加以改进。如何改进呢?著名的新闻记者华山临终前有段话讲得非常好。他说:“当然,有价值的理论文章报纸应该发表,但不能全文照登,要  相似文献   
2.
不可否认,案例报道是向群众具体生动地进行法制教育的一种好形式。但有些案例,如凶杀、抢劫、强奸、盗窃等,如将整个情节不加取舍地详细报道其社会效果并不好。譬如,山西一家报纸于今年8月19日第三版上刊载了一篇通讯《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惨案》,报道一外地乘客来运城地区临猗县出差,被3个行窃的暴徒活活打死,车上20余名乘客竟无一人挺身相救,同时司机还被迫停车让凶手逃走。幸亏公安机关连续作战,才将罪犯擒拿归案。这是一桩在当地引起轰  相似文献   
3.
理论文章,无论是中央一级的报纸,还是省市一级的报纸,篇幅都比较长,往往一登就是一版。这些大块文章,读的人少,很有必要在处理方法上加以改进。如何改进呢?著名的新闻记者华山临终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报纸很少宣传新闻工作,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远的不谈,就拿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说,1987年12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以第二条消息广播了首都新闻界畅谈新闻改革。这是一条为广大受众特别是全国新闻工作者关注的、并具有宣传价值的消息,根据一般经验,我想,有的大报肯定会刊登。但事实却与我的判断相悖。究其原因,是不是与各报很少宣传新闻工作的旧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有关呢?如果  相似文献   
5.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市邮电管理局从1992年10月1日起,携手开展“报纸出版、发行一条龙”协作竞赛,以实现报纸早印、早发、早卖、早投,最终达到让读者早看到当天报纸的目的。开展协作竞赛以来,上海市区的读者已能在上午8时前看到当天的《解放日报》,下午15时前看到当天的《新民晚报》。读了这条新闻,我不禁为上海报纸的“五早”叫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的节奏将不断加快,上海三报的“五早”,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五早”  相似文献   
6.
一、补充介绍云南民歌1.云南民歌数量之多,简直难以计数。一首傣族民歌即可透出它的风采。山上的树叶已经够密的了,可我的歌比树叶还多。我的歌,鱼塘也装不完。就是装在大船,也要把船压沉;就是装在田坝,也会把田坝淹没成歌海。2.比兴手法是云南民歌传统表现手法。下面一例是一首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流传的《石宝山上哥遇妹》。男:岩头一朵鲜花开,花香引得蜜蜂来,石宝山上哥遇妹,山伯遇英台。有心和你结相好,又怕阿妹不理睬,有意无意答句话,省得两徘徊。女:一丛青竹翠茵茵,今日对歌逢知音,阿哥话语似山泉,浸透阿妹心。阿哥若是常青树,妹作青藤绕…  相似文献   
7.
报纸刊登广告,对于沟通信息,搞活经济,促进流通,发展生产,是有好处的。但报纸用大版的篇幅登广告,却有悖于读者的愿望。因为绝大多数读者看报,主要是为了了解国内、国外发生的大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规定。应当  相似文献   
8.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是因为现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种任意解读文本的倾向。这无疑是错误的。但如果我们匆忙来为语文教育设“界”,规定语文教学只能怎么解读文本,是不是又如陈文革老师所担心的那样,有意无意间成为“扼杀自由”的刽子手呢?一方面,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实际上已经造成很多流弊;另一方面我也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宜匆忙下结论,作断语。我们还是先来谈谈“界”本身的一些问题吧:“界”是什么,“界”是否可能被设,如果真设出来,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界”———总之,一切都在讨论中。因此,大家的意见有这么大的分歧,也就不足为怪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本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专题是: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既不要固守俗套,也不要盲从时髦。语文教学要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钻研,紧跟时代步伐,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行之久远。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们的报纸很少宣传新闻工作,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远的不谈,就拿最近的一个例子来说,1987年12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以第二条消息广播了首都新闻界畅谈新闻改革。这是一条为广大受众特别是全国新闻工作者关注的、并具有宣传价值的消息,根据一般经验,我想,有的大报肯定会刊登。但事实却与我的判断相悖。究其原因,是不是与各报很少宣传新闻工作的旧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有关呢?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