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名县(市)级广播电台台长,照说也算新闻战线上的“七品芝麻官”。头衔虽微乎其微,职责却举足轻重。台长这个位置,远比一般的行政领导更具有特殊性,因为广播电台既属行政事业单位,又是新闻发布机关,还兼容技术管理职能。台长不仅要在广播业务上精明强干,在新闻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是采编播录的行家里手,有驾驭电子技术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一般行政首长的领导艺术,对内要有知能善  相似文献   
2.
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有人把理论修养称之为新闻工作者的立命之本。这个观点,深刻地道出了理论修养在诸项修养中的显著位置以及对作者素质的决定作用。新闻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是其立场观点、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既要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现象,评判客观事物,采写出  相似文献   
3.
广播科技宣传的本质特征,对广播科技编辑提出了与报刊科技编辑所不同的“苛刻”要求。科技知识的表达要摆脱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数据,乏味的符号,提高科技广播节目的可听性,因此,需要编辑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一、把文字化为声音,为听而编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用拼音文字写成的文章,必须充分照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说起来挺顺当。听起来不含糊,才能让听者完全懂”。他说的也很适用于广播,广播稿必须做到“上口”与“入耳”,也就是通俗化,这是听众接受的基础。可是,我们常常收到一些科技工作者撰写的稿件,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以技术谈技术,最常见的是满篇充斥技术名词、专业术语、数字符号,有的还附  相似文献   
4.
改革吋期,社会生活呈现极其复杂的状况,一方面是改革不断取得成就,变化诸多,鼓舞人心;一方面是改革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令人焦虑,使人困惑。在喜忧并存,矛盾交织的客观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忧患意识与日俱增。人们具有不同的忧患观,就产生对改革不同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当今的忧患观,呈现出积极的忧患意识淡薄,消极的忧患意识浓烈的状况,这难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绪,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因此,处在改革关键时期的新闻宣传,必须更好  相似文献   
5.
简明新闻是新闻文体中的“轻骑兵”。它以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主题集中,内容单一,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等特点,显示其特殊作用。它是“迅速、准确、明了、经济”地为广大听众服务的一种宣传手段。广播中的“简明新闻”节目,有的以独立节目形式出现,有的镶嵌于新闻节目之中,一般每次五分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报道几条到十多条消息,一般每条消息只有一百多字,在这样极短的篇幅内,怎样才能编写好简明新闻呢?首先要求广大通讯员练好浓缩新闻事实,精造新闻要点的本领,多多提供字贵如金,又简又明的新闻产品。其次是广播编辑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对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和李瑞环同志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都强调了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效果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说:“把报纸、广播、电视办得有吸引力、感染力,使读者、听众、观众爱读、爱听、爱看。”李瑞环同志讲:“如果不下工夫提高宣传艺术,不增强新闻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一句空话。”这两篇重要讲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新闻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对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以满腔的热情对待自己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同人民群众多多奉献精神佳品。新闻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是新闻作品本身作用于受众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力量。说服力给  相似文献   
7.
我迷上新闻工作三十余年了,从十六岁开始从事业余通讯报道,足足当了二十年通讯员。一九七八年,我有幸到市广播电台当上了专业记者。有人问我:“你是通讯员‘出身’,亲自体验了业余通讯报道工作的甜酸苦辣,能不能给我们谈谈你当通讯员的‘密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在总结采访经验时说过一句话:“记者的职责和权利.记者的水平和力量,就在于‘记’.”不会记,不善记就称不上记者。自古以来,记者以笔为伍,被人称之为“笔杆子”,自然,当新闻记者是离不开笔和采访本这两个“伙伴”的。笔记也历来是记者使用的常规记录方法。诚然,由于科学进步,电子技术的渗透,诸如录音、录像、摄影等多种新闻采访记录手段也随之应运而生.但笔记仍是记者所普遍采取或兼用的主要记录形式,笔记具有其他记录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被誉为现代较先进的录音、录像等记录形式,虽有记录快速、准确的长处,但它也有不及笔记的弱点。人物神态、动作、心理,表情和新闻现场的时空位置关系、环境气氛等不露声响的新闻素材,是无法用录音来记录的。录像、摄影也只能摄取事物、人物的表象,不能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加上这些记录手段尚需一定的设备装置,远不及笔记本携带方便,运用自如.记者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是缺少不了采访笔记这个得力“助手”的.所以带话  相似文献   
9.
以普及、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己任的科技广播节目,已成为人们增长知识、学习技术的空中课堂。如何提高科技广播的传播效果,满足人们求知、求学的欲望呢?这是广播科技节目编辑应该在实践中加以研究的课题。记忆,是人们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  相似文献   
10.
我从十六岁开始足足当了20年的通讯员。1978年,我有幸到市广播电台当上了专业记者,今年还光荣地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在20年的通讯员生涯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当好一名通讯员,只有知长知短,才能扬长避短,到达胜利的彼岸。那么,通讯员的长处和短处有哪些呢? 一、通讯员身处基层,离生活较近、贴近新闻源泉,群众的喜怒哀乐,知道得最早,了解得最多,反映得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