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德朋 《兰台世界》2005,(13):66-67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2.
金朝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铜钱的铸造和管理是这一时期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陵、世宗年间,政府大量收集铜材用以铸钱,又以实行短陌、推行铜禁、屡次限钱等措施力图解决钱荒问题,但收效甚微。铸钱过程中出现的“病民”、“多费”等问题最终迫使铜钱退出了流通领域。金朝铜钱以其复杂的演变过程在中国货币史上留下了特殊印记。  相似文献   
3.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即位,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金对峙的大幕由此拉开。不过,宋金对峙的局面并没有阻断南北双方的经济交流,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宋的粮食、绢丝、茶叶等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宋金边境进行交易。但是,在南宋对金贸易的诸多物品中,书籍却一直被列入禁运范围。南宋对金贸易中的书禁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北宋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硫酸盐法制浆设备,间歇蒸煮锅和连续蒸煮器类型设备。制浆原料以木材为主,蒸煮液为硫酸盐回收液:氢氧化钠、硫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传统蒸煮热源用饱和高压蒸汽。蒸煮制浆从原料蒸煮成浆消耗大量热能,占造纸所需能量46%。蒸煮制浆应符合优质高产低消耗和控制环境污染等战略目标中国制浆造纸工业方针!  相似文献   
5.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四世纪经中国传入韩国。从那时起,为探求义理,弘扬佛法,一批又一批韩国僧人来到中国。据专家统计,从隋末到唐末三百余年间,仅见于中国或朝鲜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达117人之多,至于无名可稽者更是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这些韩国僧人一方面将中国佛教的义理思想和主要宗派传到海东,在朝鲜半岛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佛教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在华学习的时机广泛与中国僧俗各界往来,彼此说禅论义,从而为中韩文化交流尤其是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时期来华的韩国僧人义天就是这样一位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使者。义天,…  相似文献   
6.
金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金代道教发展的历史背景,详细考证了金代道教领袖的创教历程及传教事迹,系统研究了真大道、太一道、全真道的理论体系,从而对金代道教发展的整体状况做出了比较全面的勾勒.  相似文献   
7.
金代设有"国师"几乎是学界共识。究其根源,既有《大金国志》的影响,也有圆通广善那样"国师"实例的佐证。然而《大金国志》本身就被指伪书,《大金国志·浮图》关于"国师"的记载更与金代佛教政策相悖,金元史料所记"国师"实例也存在诸多疑点。因此,金代是否设有"国师",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媒体要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应成为衡量课程优劣的指标,更不应该把使用多媒体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代是辽宁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教育方面,学校体系日益完善,辽宁籍士人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文学方面,涌现出一批辽宁籍文学家,出现了一批描摹辽宁山川风物的文学作品;宗教及艺术方面,佛教的影响在前代基础上继续扩大,书法、绘画作品的创作及收藏更加广泛。金代辽宁地域文化的进步,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为元明清辽宁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