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中国,报纸已有1800多家,家家都有拿手戏,尤其近几年来,可谓旧招翻新,新招迭出,旧招新招,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在此,笔者姑妄概括一句,这所有的招数不过是两个字:“外招”,即脸面上的,见诸报端的。相形之下,还有“内招”,即背后的,内幕的。而把关,即是“内招”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内招”比“外招”更重要,没有把关这一“内招”保驾,再好的“外招”也白搭,甚而可  相似文献   
2.
精品策划三题王永福王洪鹤“策划”一说,据认为源于《孙子兵法》中的“谋攻”。借用到新闻领域,其实也就是运筹、谋略、设计、构想、制定方案之类的意思。实践证明,抓住策划,精品就有了抓手,策划得好,精品就呼之欲出。综合策划: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是培育精品...  相似文献   
3.
演进“贵族”岂不悲哉烟台日报曲维鉴,王洪鹤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许多地方出现了一般“贵族热”:先是“君王餐厅”“富豪酒家”“金都咖啡屋”凯撒大帝娱乐园”;后是“豪门宾馆”“帝王之家”“王子俱乐部”“大亨夜总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眼下,又有人嫌这些“...  相似文献   
4.
在烟台日报一楼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阅报栏上对当日报纸的评论。评语有长有短,长者一二百字,短者三言两语,有时只一句话。这类评报,是王永福1989年出任总编辑以来,一直坚持不辍的。对此,外来的同志感到新奇,社内的同志人人关注,观后,还往往引起共振。因为,它不仅是集批评、提醒、褒扬、激励、扶掖、倡导于一体的“权威性”评语,也是可看、耐看、欲看、爱看的“即席言论”。要言破“的”引伸开去王永福的评报,内容丰富,从宣传的指导性到稿件的可读性,从标题、导语到写作方法、语言文字,从照片、漫画到版面设计、印刷质量,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评语有的严厉、有的温和、有的商榷、有的幽默。但不论口气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烟台日报一楼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阅报栏,更确切地说,是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王永福在阅报栏上对当日报纸的评论。评语有长有短,长者一二百字,短者三言两语,有时只一句话。这是王永福自1989年出任总编辑以来,一直坚持不辍的。对此,外来的同志感到新奇,社内的同志人人关注。因为,那不仅是集批评、提醒、褒扬、激励、扶掖、倡导于一体的“权威性”评价,也是可看、欲看、爱看的“即席言论”,故大都驻足一观。要言破“的”引伸开去王永福的评报,内容丰富,从宣传的指导性到稿件的可读性,从标题、导语到写作方法、语言文字,从照片、漫画到版面设计、印刷质量,几乎包括所有方面,评语有时严厉,有时温和,有时商榷,有时幽  相似文献   
6.
读了今年《新闻战线》第二期阎玉才《岂能靠“磨”上稿》,使人产生两点感想:如果就事论事,阎文说的不无道理;如果面对现实,阎文未免有失偏颇。依愚观之,某些通讯员之所以靠“磨”上稿,多半是逼出来的。或问:谁逼的?则曰:上面逼的,编辑逼的。此话怎讲?所谓上面逼,盖指有关领导而言。据我所知,近年来有些部门乃至乡镇街道、中小学校也订有“通讯  相似文献   
7.
兴许是出于关心下一代的良好愿望,近来新闻媒介对少儿的报道日渐增多;在其丰富多采的报道内容中,儿童用品又独占鳌头。在这方面,某些广告尤甚。诸如最近,先后出现了儿童高级系列饮料,儿童高级系列玩具,儿童高级系列食品,儿童高级系列服装,等等。最使人惊奇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报纸已有1800多家,家家都有拿手戏,尤其近几年来,可谓旧招翻新,新招迭出,旧招新招,大有令人目不暇接之势。在此,笔者姑妄概括一句,这所有的招数不过是两个字:“外招”,即脸面上的,见诸报端的。相形之下,还有“内招”,即背后的,内幕的。而把关,即是“内招”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内招”比“外招”更重要,没有把关这一“内招”保驾,再好的“外招”也白搭,甚而可能使所有的“外招”杂乱无章,陷入窘境。或曰:当今哪有不把关的报纸?哪有随意出手的新闻?则曰:所在多有。同仁倘不信,在下略举几例: ——盲人摸象。各报大抵都着力于更新观念的报道,但更新观念是个深层次问题,并非随手拈来一种现象便可贴上标签了事。诸如县委书记卖服装,县长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对“第一”是青睐的,喜欢的。然而,面对近年来各类广告宣传中纷纷扬扬的“第一”,许多受众却一反常态,不仅不买帐,反而颇有微词。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不能怪受众,而在于广告本身的“第一”太乱太滥。试看,无论是生产广告,还是经营、管理广告,但凡一张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宝”、“桂冠”、“榜首”、“最佳”、“领先”、“首创”……  相似文献   
10.
不要乱比喻     
写文章常常离不开打比方,比喻运用得精当、巧妙,可使文章生色不少。遗憾的是,在我们一些新闻报道里硬比喻乱比喻的情况时时发生,乃至引出误解,产生歧义。例如:某电台日前播了一条新闻,题目是《共和国的长子》,这实在令人纳闷,听了内容,方知是综合报道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又如,某报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大众齐唱阳刚歌》,这又使人坠入五里雾中。什么是“阳刚歌”?查遍几乎所有的工具书,均没有此辞条。若按约定俗成的理解,“阳刚歌”似乎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