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企事业档案记载着单位的发展历程,是企事业单位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需求,新时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同时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  相似文献   
2.
《国朝诗萃》是清代潘瑛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诗人集中在乾隆朝及嘉庆初年,客观上反映了清代中期诗坛繁盛的局面,对于研究清代诗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一,诗选继承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的选诗宗旨,以诗存人,注重诗歌的内容意旨。其二,诗选具有明显的复古色彩,清代中期诗坛的复古潮流由此可窥一斑。其三,其选录皖人诗歌很多,对于研究地域文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一则关于辨证施治的典型案例经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期,倪寻和李延两位小官吏同时来找华佗看病。虽然两人的症状都是头痛发烧,但是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泻火医治,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华佗采取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解释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对他们的治疗也应当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王昶不仅是清代格调派后期代表“吴中七子”中的翘楚,而且是清代格调派的副将。其副将地位由以下几种因素决定:首先,诗歌成就凌烁诸子;其次,继承并发展沈德潜的格调说,使之更加合理;再次,编选《湖海诗传》,嗤点时贤,总结清代格调派师徒传承及诗学观点,俨然诗派宗主;最后,王昶达官高寿,生徒遍天下。  相似文献   
5.
沈德潜的"格调说"具有三重内涵: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和品第水准,这使他的"格调说"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的色彩。不仅如此,沈德潜是在"温柔敦厚"诗教说的统摄下论述其"格调说"的,诗教说在诗人人品、诗歌内容、诗歌的表现方式等三个层面规定着"格调说"。除此之外,沈德潜的"格调说"还带有一定的新变色彩。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美国国防部信息资源揭示元数据标准》的制定背景、建设目标、应用范围以及该元数据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核心层元数据与都柏林核心元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其扩展层元数据的注册机制.  相似文献   
7.
毕业典礼因其时间、心理的特殊性,对学生具有特殊的、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今年七月,我们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次毕业典礼,起到了触摸学生心灵"最后一课"的效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案例.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在演播厅里荡漾.庄严的"感恩母校、放飞理想"2011届毕业典礼在正式进行.全体毕业生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伴奏声入场后,温馨回放的程序将毕业典礼拉开了帷幕.一组组从入学到毕业这六年里的成长足迹图片,配上逸夫小学校歌在有序展示,唤起同学们对小学阶段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课间活动、课外生活、欢庆六一、阳光体育、书香超市、快乐学习、运动会上顽强拼搏的照片一张张翻过,学生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一幕幕往事重现,使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感受着六年的师生情、同学情、校园情.  相似文献   
8.
趁着芳菲春色,踩着五彩缤纷,近日,新余市逸夫小学40多名少先队干部,身着艳丽的服装,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兴致勃勃地来到新余目前最佳休闲旅游好去处:新余盛邦万种兰花博览馆,之后又去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精神文明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昌坊度假村的百果园。将课堂搬进大自然,把植物当成教科书,开展“学雷锋爱绿护绿”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掌握知识,体验生活,感受春色,爱绿护绿。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十一年以来,广大的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传统与改革中摸索、前进、徘徊、定位。在南北两派专家的理论中,如何寻找结合点,使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课堂效果有机结合,是我们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体育教学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王玉媛 《现代教育》2012,(6):120-120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有一则关于辨证施治的典型案例经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期,倪寻和李延两位小官吏同时来找华佗看病。虽然两人的症状都是头痛发烧,但是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泻火医治,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华佗采取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解释说:“倪寻是外实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