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实证调查出发,阐述了大众传播时代少年儿童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一些不健康媒介内容对他们的影响,指出学校,家庭及社会对少年儿童进行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已将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由此带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更是催生出海量的数据及其相关的云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新闻采访、报道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情势。数据新闻以能够分析、处理海量新闻信息、挖掘数据背后深层的宏观社会背景、着以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成为当下网络传播时代的亮点以及未来新闻报道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的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呈现的类别特性,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数据提供我们的一些思考,并对大数据技术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初发阶段,海外留学生透过社交媒体了解疫情态势、评估风险.媒介成为留学生与祖国亲人联结的桥梁,"隐没"于日常生活中的国家显得格外具象,在此特殊情势下重新审视家和国的意义.此次研究以问卷调查、深访入手,探讨主流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框架对留学生风险感知、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疫情的新闻报道框架中,领导力框...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应用研究:以"黄羊川模式"为个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中国城市与农村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发展,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存在巨大差异;同时,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困境.本文在西北农村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应用模式,并指出在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中,网络技术应与当地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创新扩散"理论提出了创新在扩散中的5个阶段或重要因素,其中,对组织的创新扩散研究较少。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欠发达农村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案例时,引入了社会组织这一视角,旨在分析组织对创新的重新定义和调整,及组织在创新扩散中的实施、保障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工的身份认同、融入城市文化等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同时,有关“赋权”概念及相关理论逐渐被纳入到社区发展的研究框架内.赋权理论强调社区、个人的自我行动与社区发展的有机联系,强调制度框架给予底层群体的赋权观照.本文以皮村打工者自我赋权为个案,对其自建文化活动进行实地研究,进而探讨我国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与发展中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播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发展传播学研究的“赋权”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苓  孙莉  祖昊 《今传媒》2012,(4):14-17
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传播研究及实践的困境,学者们提出了"赋权"理论及其传播策略。该理论以关注边缘人群的权力为起点,以参与式发展为核心,为传播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赋权过程或机制包括边缘人群对其所属社会或社区的全面认识,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需要的援助的诊断,以及与社区成员和外部专业人员的互动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最终促进社区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边缘人群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学习经验、分享知识技能。外部专业人员为社区和个人提供支持、协调与援助,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边缘群体,他们在参与式的发展中分享知识,并最终收获发展的益处。本文试图论述赋权理论及其在发展传播研究中的应用,认为赋权理论为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互联网的进入遇到了完全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各地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目前主要有企业赞助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由发展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材料对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新媒体的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9.
“使用与满足”模式的提出为传播学效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传播关系中有一个活跃的接受,在广告传播中,只有满足受传的需要与欲求,才能取得满意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兴农网体系和远程教育体系是不同政府部门推广的互联网形式,目的都是将新技术用于农村社会发展.商丘市的兴农网体系经过多次重组和变化,最近由气象部门主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由组织部门远程办主管.这两种形式的互联网目前在农村属于共存的状态,笔者通过在商丘市夏邑县为期两周的调研,比较了两种互联网形式的异同,以及各自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它们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两种互联网形式在当今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其次,可以从新媒介在农村发展的现状来探讨媒介形式的不同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