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子共读是幼儿文学最基本的传达方式.家长在选择亲子共读材料时,不能仅仅关注作品的教育功能,或将选择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孩子,选择的作品不应一味地浅俗直白、体裁单一,数量也并非多多益善.而应当在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实际阅读水平、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考虑其阅读能力发展的趋势,选择那些能够推动孩子现有阅读水平增长的作品,让孩子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益智而又陶情.  相似文献   
2.
儿童诗是小学阅读活动的一种重要体裁。教师在选择儿童诗时,既要注重诗歌形式的完美,更需关注其特有的诗味,同时要注重其是否具有真挚动人的情感激发力量,具有睿智而明快的心智启迪作用。教师必须熟悉儿童的生活,了解其心理和情感,把握其既有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儿童本位"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并注意对推介内容的分析、记录,对阅读效果的总结、归纳,在长期的阅读指导实践中,筛选出那些真正属于儿童,同时又能促进其正面成长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许多幼儿家长、教师认为,幼儿知识贫乏,阅读能力低下,因此为幼儿选择的读物也应该是浅俗直白、能够被幼儿完全理解和接受的。毋庸置疑,幼儿读物的选择应以幼儿为本位,所选择的作品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文学都是浅俗直白、一览无余的。优秀的幼儿文学应当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趣和生活形态,浅显而不浅薄,单纯而不单调。  相似文献   
4.
儿童诗是小学阅读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儿童诗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饱含感情的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倾向,通过对儿童诗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对意象的分析、理解,更深入地体味其特有的情致和韵味。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儿童诗的"再创作",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以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借助时间的过渡,表达了对于"绿肥红瘦"的惜时伤春之情。而词中明知故问的矛盾心态又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希望与无奈、急切与拖延、理智与情感等多种心理状态的交锋。把握其中的情感线索才是鉴赏这首词以至全部古典诗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羞羞答答这个词,本应该是与记者绝缘的。但在以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表现得有些半推半就,羞羞答答。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积极投身建设“宽带中国”“、促进信息消费”大潮“,拥抱”而不是“排斥”互联网,就可以扩大其信息消费的市场参与度,巩固自身的主流传播地位。  相似文献   
8.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作《浣溪沙》农村组词五首,以妙笔巧言描绘了乡村农家生趣盎然的生活百态。这组农村词以乡村生活入词,在词作中具有开拓意义,丰富了词的创作题材,增添了诗词作品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机。词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徐州地区农村的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带有鲜明的徐州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9.
10.
李贽曾批选《坡仙集》十六卷,自称其选目“俱世人所未取”。李贽本人的特立独行,加之《坡仙集》在晚明的广泛影响,使其选目本身即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坡仙集》的选目特点、批点特色,反映了李贽独到的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