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1.
王革生 《今传媒》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版面色彩运用作为彩报编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报纸传播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报纸版面色彩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确定好主色调,注重色彩和谐的搭配;发挥色彩对比组合的功效;色块安排应避零求整;色彩运用追求简洁、明快、和谐。  相似文献   
3.
王革生 《报刊之友》2011,(10):57-59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正面报道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形式,它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服务大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正面报道费了很大工夫,却由于传播者选材或操作不当,却不一定能取得与初衷相吻合的正面宣传效果,有时甚至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正面报道中负面效应的表现类型、危害、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全国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报来说,由于自身采编力量和报纸性质等原因,刊登的稿件大部分摘自其它娱乐、影视、法制、生活、服务类报纸,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办报纸。其实剪剪贴贴选取稿件并不丢脸,现在全国文摘类报刊多如过江之鲫,如《读者》、《青年文摘》、《新华文摘》、《特别关注》、《读报参考》等等,这些报刊把剪剪贴贴的事情办得上了一个档次,办成了一个大的文化产业,成了众多正常报刊社羡慕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作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近年来在各省市电视台悄然兴起,以其本土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特点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喜爱.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本塘第一剧>、四川电视台的<经视麻辣烫>、广东电视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在观众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平民意识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报道时,要摒弃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的说教模式.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荧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产生情感共鸣。电视新闻要体现平民意识,就必须做到:电视记者心里要装着老百姓;经常换位思考,作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多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关注他们的生活;将政府官员形象进行平民化处理;追求人格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相似文献   
7.
王革生 《青年记者》2009,(18):73-74
作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近年来在各省市电视台悄然兴起,以其本土化、平民化、贴近性的特点为广大观众所关注和喜爱。如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本塘第一剧》、四川电视台的《经视麻辣烫》、广东电视台的Ⅸ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在观众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