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张理智近些年来,教育法学的研究取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教育法学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教育法学理论问题,诸如:教育法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性质、学科研究对象等等,还未得到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而正是这些理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CPL?     
今年的CPL世界巡回赛承办名单里面,本是没有新加坡的。如果说任何事情总有一个根源的话。这恐怕就是现在许多风波的根源之一。从CPL中国站正式取消,到新加坡宣布接手,再到CPL新加坡站正式开赛,整个过程甚至不到两个月。  相似文献   
3.
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最近实施的新课改均要求学校和教师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足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主体性素质之重要与必要。下面笔者就此从几个方面予以论述。“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等新的科学的教育理论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教育环节,无论其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外…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中考改革的实质就是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政策亮点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多元兴趣.对中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各学校考试已更多地开始关注多素养内容;学校教学改进力度最大的是阅读;教师专业化要求再度升级;教研方式更依赖跨界协作;中考改革推动了中小学段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针对新中考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对策与建议是: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结构—根据核心素养及权重合理设置;教学改革—情境中运用问题解决方式学习;教学管理—加强和改进组织制度保障;校内评价—开发和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的核心观念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继地,“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视为一种天职,甚至成了相当多的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一项神圣承诺。那么,怎样的学生才能终身发展?本文试就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其素质的关系予  相似文献   
6.
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德育改革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应立足于“中国现代人”的素质培养这样的根本目标,学校德育应整合并汲取东西方价值资源,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里汲取丰富营养,树立回归生活的大德育理念等主张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今,大多数教师把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来对待,因而只教书不育人、只管教不管导的现象一直很普遍.改变这一现状,使广大教师重视并积极参与育人工作是目前教育行政领导与学校管理者的一项十分紧迫、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形成全面、全员、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呢?笔者认为,首要还是要从教师的思想认识上去解决问题,使教师认识到教育既是国家、民族和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融法制教育于素质教育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学视角和现行教育内部分析创新教育,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环境和现行教育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框架均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仅仅从文化学视角或仅仅从教育内部分析问题,于根本问题的根本解决可能是徒劳的,社会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发E-mail真爽     
付理智 《四川教育》2004,(10):34-34
【案例】“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给外地的亲人或远方的小伙伴写一封信,我要求学生尽量用电子邮件发出去。话音刚落,一名学生就叫起来:“我在外地没有亲戚、伙伴呀?”我表扬了他审题认真,弄清了题目的要求,并趁机引导:“如果外地没有亲戚朋友,你可以把电子邮件发给老师和同学呀。”一听到发电子邮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看着学生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满怀希望地说:“那我就等着你们的E-mail噢,这是我的邮箱地址。要发信,我们先要写好信……”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写起作文来。一天中午,耳边传来轻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