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课堂教学板书,也称为板画,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图形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板书、板演、板画。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是自然科学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也是多种学科常用的一种形式。教学板书的这三种形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把板…  相似文献   
3.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1.思想意识素养思想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中小学教师思想意识素养包含教师内在需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观念等方面。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又一种内在的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对信息的理解、观念的意识主要指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大作用,知道什么样的信息对自己教学有促进作用,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教学策略的基础,有有效地发现和把握对自己教学有用信息的意识,有把这些有效信息整合到所教…  相似文献   
4.
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了一个日益开放的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新旧价值观念不断碰撞冲突,多渠道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泛频繁地提供了大量的性信息、性刺激。在如此社会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的有关性问题更加突出,感染性病、爱滋病、吸毒、性犯罪等现象频频见诸报端。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安定甚至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一、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目前,我国性健康教育尚未普及,青少年性健康的现实状况不能令人满…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1.思想意识素养思想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中小学教师思想意识素养包含教师内在需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观念等方面。教师应对信息技术又一种内在的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教师对信息的理解、观念的意识主要指能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重大作用,知道什么样的信息对自己教学有促进作用,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教学策略的基础,有有效地发现和把握对自己教学有用信息的意识,有把这些有效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中去的意识。这些思想意识是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人才创造能力的竞争,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一是教师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思想;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7.
挑战与回应:研究性学习环境下高师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的试行和推广,给教师素质提出了巨大挑战。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母机”,面对挑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电视业的发展,电视广告也因而发展得有声有色。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意在向大众传播某种产品或思想,其本质是传播,灵魂在于创意。电视广告作为20世纪以来的新兴产物,在中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就电视广告中的创意因素来着重分析中西方电视广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手段。表扬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正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巩固良好行为,鼓励良好行为的再发生;批评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是一种负强化过程,其目的在于克服缺点与不足,抑制错误行为的发生。班主任在实施表扬与批评时,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能否充分发挥表扬与批评在育人上的功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大量的实践表明,要提高表扬与批评的实效性,必须抓住表扬与批评的四要素:针对性、差异性、适度性、及时性。一、针对性针对性是指班主任实施表扬与批评的教育时,要缘事而发,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