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朴老为国为民功德无量,然而,他却劳不矜功,功成不居。在他的著作中避讳谈及自己的功绩,龙其当年隐秘地下配合做策应工作的情节更是秘而不宣。  相似文献   
2.
上海虹口区东长治路(高阳路西80米左右)南侧668号,有一幢马头墙式的清末老宅.三间两厢房,屋内平顶是西式图案的石膏浮雕,楼梯和墙板均为雕刻,窗上也由红、黄、绿三色花纹玻璃构成图案,可见此宅不一般.笔者走访了虹口区档案馆及地方志办公室,询问了在楼下办公的东风居委会,也只知道解放初期这里办过佛堂,后来改为里弄食堂.<虹口区地方志>、地名志等史料均未记载此房原来主人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档案解密:日军侵华产物"大八过">一文(刊于<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发表后,笔者为了慎重,在翻译成日文的过程中对原文又作了再次严谨的考证,蒙日本柴田诚教授提供了许多日本史料和新证.该文补正后,刊于日本"千叶历史学会"主编的<千叶史学>(第42号)上.  相似文献   
4.
“水晶宫博览会”油画上“中国官员”是谁? 19世纪中期,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升,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际交通普遍发达。为了炫耀国家的实力,1851年(咸丰元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5月1日-10月15日),英文名称“Great Exhibition”可译为“巨大的博览会”或“伟大的博览会”。  相似文献   
5.
关(絅)之的一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多年前,一场“大闹会审公堂”风波,引发上海市民掀起风云激荡的反帝爱国斗争,同时也将关绸之的名字呈隽刻在上海的历史上。今年4月恰逢关纲之诞辰120周年,特撰此文以作纪念。学贯中西的“小汉阳先生”关之名炯,1879年4月13日生于湖北汉阳新隆集,其父季华先生善诗词书法,授徒讲学、著重实践理学,被尊为“汉阳先生”,颇受张之洞器重,为一代名儒。关纲之幼承庭训,聪颖好学,早年入湖北经心书院,1895年中秀才,1896年赴省乡试,忽闻其父在上海重病即中途退出,急速赴沪,其父已气息奄奄,隔日去世。未一年其母亦病故,其精神打击…  相似文献   
6.
虹口是上海的老区,历次行政区的拆并变更,虹口区的范围虽有变动,但“虹口区”的名称从未湮没,因为虹口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内涵。然而现在的上海人、包括身居虹口的市民,都不知老虹口在哪里,尤其将“虹口老街”的老街路牌除去改为“东汉阳路219弄”后,让尚存的历历在目的虹口老街成了“出土文物”式的“遗址”。  相似文献   
7.
"大八辻"是1937年"八@一三"后日本军国主义烙在上海的一个地名,"辻"是日文汉字,读音Shi,十字路口的意思,[1]后演变成"大八寺"、"大八字"和"大白寺".为维护民族尊严,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沪府办{1989}45号)将"大八寺"更名为"大柏树".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爱国会审官关絅之的过程中,历经十余年,我终于寻访到了关的后人,发现了不少的书信、照片及家谱残页等存件(均已捐赠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为撰写关絅之传记提供了详实的珍贵史料。此外,从关的儿媳口述中还了解到许多关家的趣闻轶事。其中一则,涉及浦东发展前景的闲谈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9.
《档案春秋》编辑部: 2007年第4期《档案春秋》所载《1905年大闹会审公堂案始末》一文,颇为详尽地叙述了发生在上海的这场震惊中外的反对殖民主义风暴,再现了上海市民的民族正气,读之令人振奋.兹因此"案"主角关絅之名字有误,以及结语称"交涉失败而告终"有失偏颇,谨作补充.  相似文献   
10.
<档案解密:日军侵华产物"大八过">一文(刊于<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发表后,笔者为了慎重,在翻译成日文的过程中对原文又作了再次严谨的考证,蒙日本柴田诚教授提供了许多日本史料和新证.该文补正后,刊于日本"千叶历史学会"主编的<千叶史学>(第42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