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新霞 《大观周刊》2011,(19):91-91
在21世纪教育改革的今天.仍能看到许多初中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老师突然提问学生学生总是低头不语。老师实在生气,就会提问一个学习中等的学生让谈给说说,看看是不是理解了。如果能说上来就觉得全班理解。我认为不见得某个人能答的上就是全部学生了解;这就是为什么造成学生课堂上鸦雀无声的效果。在新课改指导下.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协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读书百变.其义自现”在语文实践中,得以实现。朗朗的书声,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无人之境.把阅读的韵味.悠悠忽忽飘香在波波洒洒学子心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