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滁会景编》是研究安徽滁州地区文学文化及其发展状貌的重要地方文献。其十四卷本所收大量诗文未见载于总集、别集、选集、诗话、笔记、类书、碑刻、地方志等文献,具有重要的辑佚价值。关于其十二卷本的刊刻时间,当代有多家目录书予以著录,却正误混淆。本文将指正其著录错误,梳理版本源流,并阐明十四卷本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会单词:aunt,uncle,cousin,glasses及句子,…older\younger\taller\shorter than…  相似文献   
3.
"文宗"是一个尊称,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史现象。它是作家批评用语,文学史叙述与评价的术语。"文宗"有当代评价和异代评价之别,其文学史意义为:当代评价受社会学因素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史景观;异代评价,是历史的评价,是文学史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4.
程宇静 《兰台世界》2013,(11):99-100
欧阳修《朋党论》的主要观点是“君子有党论”,此论与君主专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实践层面,它加速了庆历新政的失败进程,但在政治思想层面却影响深远,引发了“论朋党”的热潮,并一直主导着后世人们对朋党问题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5.
论《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建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主题思想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提出、置疑、阐释,到被广泛认同的曲折历程。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涉及作品、作家、读者三个方面。如"太守与民共乐图"成了后世地方官吏为政一方的典范;"同乐亭"、"同乐园"等作为建筑名称被广泛使等用。  相似文献   
6.
《醉翁吟》是北宋沈遵在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影响下创作的琴曲。后苏轼听琴谱辞,更名为《醉翁操》。近千年来,此琴曲和词谱一直绵延不绝、流传至今。人们对它的一再弹奏、演绎、反复致意中,总是贯穿和流荡着这样一种情感:对欧阳修醉翁风采的向往、缅怀与纪念。文人对琴曲的欣赏与感悟中又突显了其山水清音之美,强化了文人的幽怀逸致,逐渐赋予了《醉翁操》隐逸的文化内涵。宋朝两代文坛盟主欧阳修和苏轼等名人的参与使它具有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前人评论已比较充分①,但是文中还存在着一种艺术技巧至今无人指出,这就是贯穿全文尤其是首末两段的"顶真式"结构艺术.本文拟对文中的这一艺术技巧加以探析,并指出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