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史学史目前的研究前沿之一是,在研究一个时代的史学时,密切注意与它同时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等人对它的影响。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历代的大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都以儒学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指导思想,他们不仅影响同时代的史学家,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2.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开中国史评之先河 ,其史学思想影响深远 ,刘知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著《史通》专书以论史。两者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十分明显 ,在关于史学功用论、直笔论、采撰论、撰史原则、史学体裁体例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近代史学类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引领了史学发展潮流,在近代中国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史地学报》作为近代中国较早创办的专业性史学期刊,在推动史学研究中历史观念、史学价值观念、选题指向的转变以及逐步建立近代史学学术成果的表述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翼骧先生晚年曾有言:“清代大学者钱大昕有‘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之语,还应该补上一句‘尽心育后学,胜著等身书’。”(《学忍堂文集》自序)杨先生作为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除了在学术上不断耕耘之外,同时亦欣慰于自己身为“教书匠”尽心尽责,培养出诸多学有所成的得意门生。《中国史学史讲义,)(2006年3月出版,下简称《讲义》)一书作为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义》丛书之一,正是先生多年从事史学史教学工作的心血结晶。《讲义》根据姜胜利教授1981年和1983年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在整理过程中整理者尽量保持了原貌,因此仔细读来如有现场聆听先生教诲的感觉。虽名为讲义,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其中蕴藏的精金美玉决不会少”(《名师讲义》丛书序),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导致了史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同时也为古史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近代史家的职业化走向亦是促进古史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职业性史家与报刊的结合意味着史学研究与现代传播机制结合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