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管倚 《出版广角》2015,(17):98-100
近几年,法国儿童绘本展现繁花般绚烂之姿,我们不禁对法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好奇。是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滋养,才能浇灌出如此美丽的绘本之花?梳理法国儿童绘本发展历史,分析法国绘本特质,对我们今后的选本和编辑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倚  闵乐夫 《小读者》2013,(2):72-74
“拼养”的故事 辣爸:李筱(医生)女儿:Coco(9岁)我爱人是医生,平时要轮夜班,双休也不固定,有时候两个人都碰不到面。本来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女儿所有的事情,都是保姆代管。可是女儿在家里,天天叫无聊。  相似文献   
3.
管倚 《幼儿教育》2008,(1):38-38
<正>是不是家里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花了很多钱买回来的玩具,宝宝摆弄几下就丧失了兴趣;家里的"非玩具",甚至是"垃圾类"物品却成了宝宝的最爱。家里的小家伙总是那么"不识抬举",让人禁不住怒气冲冲。  相似文献   
4.
寄宿制托幼机构的教育一直受人关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对此褒贬不一。在西方,由于受心理学家鲍尔比“依恋理论”的影响,因此“最好的托幼机构不如一位最坏的母亲”的观点颇有市场。心理学家斯皮茨对孤儿院儿童发展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母爱剥夺”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依照传统的依恋理论,在婴幼儿期获得安全感的人,较容易和他人相处,能服从母亲的要求,并且很少依赖成人;反之,则会在日后人格的形成、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5.
管倚 《幼儿教育》2008,(9):15-15
<正>为了让孩子获得完美的人生,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期望并着手准备让他各方面都拿第一,以保证他将来"打遍天下无敌手"。可是怎样才算是完美的人生?最优秀的孩子—最优秀的学生—最优秀的员工—完美的人生,这样的逻辑一定会合乎现实吗?  相似文献   
6.
管倚 《幼儿教育》2008,(12):33-33
<正>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们更关注个体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的个人品质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管倚 《幼儿教育》2008,(2):36-39
<正>孩子的体验总是和他身边的事物密切相关的,孩子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孩子的探索范围就有多大。0~1岁探索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探索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相似文献   
8.
管倚 《幼儿教育》2008,(3):10-11
<正>5~6岁探索世界,探索自我评价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可以用较清晰、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并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如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  相似文献   
9.
管倚 《幼儿教育》2008,(Z2):53-53
<正>爸爸妈妈生气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怒发冲冠"的,有不停唠叨的,还有生闷气的。但是不论表现形式如何,生气过程却是差不多的。一般情况下,生气的过程包括:爆发期、缓冲期、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家长权威是指家长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行,因而能从言行各方面影响和感染孩子,使孩子由衷地尊敬、信任父母,并接受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