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什么是新闻?到目前为止,国外有上百种说法,我国也有诸子百家之势,众说纷纭。资产阶级新闻学颇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美国《纽约太阳报》已故编辑约翰·博加特的观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莫特:“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转引自戴邦等编著的《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2.
身处反“和平演变”的主战场在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当今世界,两种在本质上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必然导致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各个领域里的短兵相接。从1946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提出“和平演变”的战略到现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呈现了惊人的连续性”,无时无刻不在激烈交锋。帝国主义连连得手的严酷现实,使我们不难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是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的突破口,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主战场,新闻谋体更是首当其冲地处于“主战场”和“突破口”的重要地位。大家知道,意识形态、社会舆论与报纸、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3.
新闻到底有没有指导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是没有任何目的,不带任何倾向的纯信息传播恐怕是没有的。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有没有指导性是无产阶级新闻同资产阶级新闻的根本区别。似乎新闻的指导性是无产阶级所独具的,而资产阶级新闻就不讲究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从各级领导到平民百姓,包括编辑、记者,都喊新闻要“短”。可是,喊是喊,做还做。广播里,报纸上,“长”风始终剎不住,“短”风就是形不成。或者,“短”一阵子,又“长”了起来。中国记协倡导写现场短新闻,在我国新闻界吹起了一股清新可喜之风。相比之下,那些洋洋洒洒的长篇新闻稿越来越不受欢迎,袭用已久的新闻写作技法也越来越显得呆板、枯燥、模式化。在这种情况下,“散文式新闻”、“立体化新闻”,“目击新闻”等等,顺应改革大潮和受众的普遍要求脱颖而出。现场短新闻出现之后,很多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就现场短新闻的界況、特点、采写、写作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尽管各执一说,莫衷一是,但为我们深入探讨现场短新闻问题拓宽了思路,提供了启示。其实,新闻要短、要活,要生动形象,并非最新  相似文献   
5.
许多报纸、电台办起了《快讯》、《今日新闻》之类的专栏或专题节目,赢得了广大读者和听众的喜爱。快讯,顾名思义,要快。然而,要做到快而不误,还需要新闻战线上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从湖南日报和羊城晚报关于广州空军派机送药、抢救一名被毒蛇咬伤的工人的不同报道中,使人感到既快又准、准中求快的重要。 7月9日羊城晚报的消息说:  相似文献   
6.
新闻应该着力追求“新”。这个“新”,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新闻内容新;另一个是表现形式新。努力融色、形,声,味于一体,使新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相统一,以达“金鞍宝马”之效果,乃是新闻改革之追求。新闻的内容新,必须有客观存在的“新近发生的新鲜的事实。”这事实,要靠记者及时捕捉,而  相似文献   
7.
编史修志是对过去的社会状况(或某一方面、某一事件)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追记的活动。而编史修志所依赖的材料,除了当时对某一方面、某一事件,乃至整个社会状况所留下的原始记录之外,更主要的,更大量的,还是当时见诸报刊、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是过去、旧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李大钊《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时候,见诸当时报刊、广播、电视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有为当时现实服务,又有作为历史见证的史料价值和作用。尽管每一个记者、编辑、乃至每一家新闻机构,在采写、编辑和发布新闻时,谁也没有去考虑新闻报道的史料价值,伹客观上,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