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党报很“虚”。“虚”的一个原因是,大道理多、空话多。这个观点当然难免偏颇,但它反映了一个现实:大道理如果没有说好,没有说透,就不动听。因而,效果较差。扣住务实这个关键,就能使理论宣传“虚中求实”。  相似文献   
2.
“钱夹子新闻”:“生意人的圣经” 工商新闻是主流媒体“硬新闻”的主要内容。根据罗伯特的研究,主流人群中,有70%以上的读为商务和金融新闻所吸引,对“钱夹子新闻”感兴趣。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起,我国已经进入传统报业朝向未来新型报业变革的过渡阶段。这既是一个主流报纸兴起的时期,又是一个竞争升级、优胜劣汰、产业集中度加速提高的时期。党报的改革,就是把报纸的政治责任与经济属性有机统一起来,把传统“法定”品牌与市场优势品牌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代强势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4.
一、政治属性始终是党报的根本属性党报的政治属性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的.在过去,党报肩负着打击敌人,团结、动员、宣传群众的重任,是党的革命阵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形象地说:我们革命,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这固然说的是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报的政治属性.可以说,没有政治属性,党报就不能成为党报,党报的战斗作用就不能发挥,党所赋予党报的重任就不能完成.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党报仍然也必须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党的中心任务变了,但党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根本任务并未有丝毫的改变.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战线要重视舆论引导,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都要积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评论的题材与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的关系正如小说、散文、诗歌、通讯等文体都有题材一样,新闻评论也存在题材问题.按评论的事实或问题涉及的区域,有国际题材,有国内题材.如果按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分类,则可以划分为政治题材,经济题材,等等.如果再划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呢?窃以为,就是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鼓舞、批评、引导、阐释作用.但事实上,不同的评论在社会中的反响、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这与题材有没有关系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一般说来,新闻评论的题材越重要、重大,其社会价值就越大.因为,题材所以有重大、重要之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本身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作品的最高奖之一.一篇新闻评论能否跻身其列,是检验其社会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让我们来看看1992年至1994年中国新闻奖中新闻评论的获奖情况:1992年,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1篇新闻评论获奖.其中,反映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5篇,占45%.1993年,第四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部分共有15篇评论榜上有名.其中,反映宏观调控等重大题材的评论共7篇,占44%.  相似文献   
6.
一、评论的组织与策划是充分发挥评论旗帜作用的重要途径评论是党报的优势之一.要发挥好评论的优势,离不开必要的组织与策划.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报纸要实现领导的任务.在突出的方面要集中力量,有的时候用整版来登,用一个月时间,发一连串的评论、社论来宣传和贯彻.这样人们就注重了.有没有力量,不仅是质,也有量的问题.质是要准确性,量也要加大.各方面围绕于此,才有力量.”所谓“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发一连串的评论、社论”,在今天都属于组织、策划的范围.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把评论策划好,是党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党委利用报纸实现领导任务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这里,他不仅强调了评论策划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策划的含义及特点:一、时间集中.对某一内容,在一个阶段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突出宣传.二、在形式上,策划的评论表现为“一连串”,即成为一个系列,或意义上并列,分别阐述一个问题、一项工作的若干个方面,或意义上递进,不断深化人们的认识,把人们的思想引向报纸所要引导的方向上去.  相似文献   
7.
主流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在论述党报向现代主流媒体转型之前.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来理性辨析“主流媒体”的内在要求和实践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将传媒学术研究和传媒实践引入正确发展轨道,而且有助于明确党报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胡思勇 《今传媒》2010,(4):41-4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而实现这个奇迹的是30年来持续的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进程(以下简称"新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年1月,我组织了“东部产业转移与湖北产业承接”论坛。吴敬琏、樊纲等经济学家与会。在论坛结束的晚上,我与他们谈到想在这个具有特别重要纪念意义的年份举办“新中国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百年论坛”(1949—2049),要旨之一便是梳理世界现代化史,引鉴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作一些有益思考。他们都表示这一想法很好,愿意为这个论坛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年9月,论坛如期举行,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0.
案例:200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掀起中国报业创新的"第三次浪潮",积极探索传统报业市场以外的战略空间,快速开辟报业发展的蓝海新疆域。值得关注的行为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