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去年全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工作最近已经开始。翻阅前七届评选的好新闻可以看出,近几年,湖南日报入选的篇数名列省市报纸的前茅。他们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呢?我对湖南日报的评稿活动进行了了解。当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的时候,湖南日报曾采用“定额承包”的办法试行改革,鼓励大家多写好稿,办好报纸。但试行不久的事实证明,搞精神产品的单位照搬物质产品部门的承包办法并不适当。1983年,他们改变办法,开展评优稿活动。具体做法是: 首先,成立一个群众性的、有威信的评委会。评委完全由群众无记名投票产生,不分职别,不按部门,条件只有两个,一是业务水平较高,能准确判断稿件的优劣;二是为人正派,不为私情所左右。选出的评  相似文献   
2.
一、西安两报 (一)初到西安的喜悦 1936年夏天,我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上海做了一段短时间的全国学联筹备工作。由于我在上海没有社会职业,秘密工作没有掩护很难进行下去,生活也不好办,因此,就在这年的秋天,又从上海回到了天津家里。10月间,  相似文献   
3.
对去年全年的全国好新闻评选工作最近已经开始。翻阅前七届评选的好新闻可以看出,近几年,湖南日报人选的篇数名列省市报纸的前茅。他们是不是有什么诀窍呢?我对湖南日报的评稿活动进行了了解。当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的时候,湖南日报曾采用“定额承包”的办法试行改革,鼓励大家多写好稿,办好报纸。但试行不久的事实证明,搞精神产品的单  相似文献   
4.
本文摘自《报人、出版家陈翰伯》一书的《在白区新闻战线上》一文。标题是摘后加的。陈翰伯同志“青春办报,皓首出书”。他是新闻出版界前辈,生前曾任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1936年,他从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供职的第一家报社就是张学良将军办的《西京民报》。西安事变是他到报社后第二个月发生的。1936年12月14日他开始担任《西京民报》总编辑,直至停刊。  相似文献   
5.
四、隐蔽重庆(一)在孔老板家的报馆里1942年,是“皖南”事变后的一年。国民党正在发动又一次反共高潮,我党在白区的工作就越发困难。此时党在白区的斗争策略是隐蔽精干,以待时机。这一年我又去重庆,进了《时事新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