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谓稿酬,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含数字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现行的稿酬征税方法已运行多年,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及人们收入情况的变化做过大的调整,制定这种征税方法时,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作者的稿费收入也比较低,而如今,人们的收入水平相比那时,增长了数十倍。显然,用那时的征税政策来面对今天的稿酬,有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的。近些年,国家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对出版业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如,2009年,国家降低了增值税先征后返的门槛,使出版社普遍受益;2013年,国家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对图书零售、批发环节5年免征增值税。但对创作者,国家给  相似文献   
2.
1996年1月21—26日,第九届首都图书交易会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前所未有的热烈、前所未有的订货额震撼了中国出版界。此次活动共有356家出版社、500家书店参加,交易额达11.2亿,比照去年的4.6亿翻了一番还多。它充分检阅了中国出版业、发行业的实力,显示了中国巨大的图书吞吐能量,预示了中国书业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道路。同时,各出版社交易额悬殊的对比也正告人们,出版社一旦走入市场经济轨道,就面临着剧烈的竞争,甚至残酷的商战。交易会结束了,它的硝烟却还笼罩着我们,令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既是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是,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最终在交流互鉴中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价值认同是理想的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其实践路径是文学文本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作为具体操作手段,按国际出版市场规律办事,较多地选择国外版权代理商和接受方译者等“他者传播”做法,是在“坚持商业出版”这个大的经营理念下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4.
民营书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让出版社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了。无论在出版环节还是在发行领域,民营书业都做得蓬蓬勃勃。现在,很有一些出版社在以各种方式与民营书商联合做书,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在大力开发民营发行渠道,特别是畅销书的运作,如果离开民营渠道的支持,就难以实现可观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5.
由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任主编、萧东发教授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藏书的历史,从多侧面总结了中国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可喜收获。中国藏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有一个炒得很火的话题,就是纸书还能存在吗,还能存活多久?有人说,纸书必死,连什么时候死都给出了准确的时间:2018年。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是怎么推断出来的,总觉得这么说的人故弄玄虚。当然,也有人站出来强烈反对,说纸书怎么能死呢?纸书死了,到哪儿去闻书香?好像纸书不是为了读的,  相似文献   
7.
8.
公元1996年7月13日至17日,是全中国出版人欢欣振奋的日子,中国出版成就展在北京举行。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巨、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为中国出版史上所仅见。各出版社纷纷亮出“八五”期间的看家之作,上万种优秀图书、期刊、音像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在偌大的北京展览馆里合奏着当代出版文化的宏大交响乐。  相似文献   
9.
与火热的经济生活同行──1997年中国经济类图书出版评述臧永清1997年,中国的经济类图书出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1997年中国经济类图书的出版态势是合适的。从总体上说,经济类图书的出版正处牛市,这是不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在参加政协会议之前,针对推动国民阅读,我准备了一份提案,主要是对推动国民阅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第一,设立国家阅读节,多建一些开放性更强的小型公共图书馆。第二,政府给国民购书以适当补贴。原来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有书报费,现在企业的书报费只能是买书才报销。我建议政府给些指导性的政策,让企事业单位能够把书报费恢复起来。第三,建议设立国家阅读奖励基金,支持各类全国性的、区域性的阅读比赛,组织文化扶贫,鼓励作家、作者深入基层,为百姓讲书、辅导阅读。我还建议由专门部门牵头,做各类国民阅读书单,引导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